目前分類:螯蝦知識 (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飼養鰲蝦的第一步


就是要為鰲蝦準備一個合適的環境:


首先是魚缸


一定要保證鰲蝦的活動空間,任何鰲蝦都是有地域性的,即使是最不具備攻擊性的迷你類,也只是相比較他的大型同類而言,狹路相逢勇者勝是鰲蝦的座右銘,如果您不想讓您的寶貝蝦受到損傷,就盡量低的減少密度,盡量多的增加缸內環境的複雜性。

其次,是底砂的選擇,飼養鰲蝦,最好是加底砂,鰲蝦飼養底砂的選擇之前也給大家介紹過,主要因為他們習慣生活在沙石之上,也有和沙石密切相關的習性。

      鰲蝦可以適應絕大部分魚類能適應的底砂,您可以根據您的蝦的種類來選擇,舉例,因為鰲蝦有類似於保護色的特徵,佛羅里達藍鰲蝦,如果用黑色的金剛砂,體色普遍好於同樣中性的荷蘭砂,而迷你類以金雙帶來說更好的選擇是同於水晶蝦的ADA,之所以選擇ADA,是因為小型蝦成長所需要的鈣質和微量元素遠遠小於大型蝦,那麼ADA又能滿足他成長的需求,


   水質偏酸,才利於迷你類的發色,所以得出如上結論,但是要考慮的是,蝦是個不斷鬧騰的東西~不斷的挖泥,打洞是他的天性,所以相對也會增加泥的粉化速度,如果對飼養有一定經驗的話,那麼巢湖沙或者其他類似的底砂,也是個好選擇


所有鰲蝦的底砂中,一定要混有麥飯石,珊瑚砂等能釋放礦物質的材料,用以補充脫殼和成長時所需要的鈣,鎂等物質,但是如上也不是絕對的,少部分蝦會對底砂有不同的選擇,之後我們聊到這些蝦時候,再具體的分析。

然後就是過濾了,過濾我們分兩種,大型蝦,迷你蝦

鰲蝦的一輩子,就是頻繁的進食,不斷的排泄,一整天下來,可以吃掉相對於他的體型來說相當多的食物,大型蝦尤甚,所以物理加生化過濾是避免不了的了,無論背濾,上濾,還是缸外過濾,一定要強大,這樣才可以保證水質的穩定

迷你類的蝦,身材嬌小,那麼相對來說對過濾要求就降低很多,小弟是十分推崇生態型的環境,為了模仿它們的原生地,所以一律採用的是水妖精,即便缸很大,無非也就是多加幾個水妖精而已,底濾也是個好選擇,但是一定要控制水流,不然很快,就會把這些體弱的小生命活活累死。

還有就是燈光,甲殼類動物賴以防身的就是引以為傲的重甲,重甲的形成需要大量的微量元素,尤以鈣居多,而補充鈣質,就需要光的配合,不像爬行動物對光源依賴的嚴重,但是光對蝦的影響也是非常重要,使用一般的水草燈,T5或者T8都足夠了

當初在我飼養時就曾對光認識不足,出差時忘了叮囑開燈時間,結果就是兩周沒有開燈,回來不久后雖然恢復了照明時間,但是依舊陣亡了兩隻成體的天空藍,都是脫殼后的新殼不能硬化,雖然及時隔離,但是依舊沒有挽回他們的性命。

有的朋友如果遇到蝦的顏色暗淡,軟殼,殼薄等,都可以先從光照入手查找毛病再確認其他


缸內布置,對於大型蝦來說,任何水草都是加餐,迷你類呢,就是改善環境的好東東,而且還可以在飢餓的時候嘗嘗,所以水草要根據蝦的種類選擇。

沉木是很重要的,不但可以提供鰲蝦躲藏的地方,也可以釋放腐殖酸,是蝦成長的好東東。

其他類似於加熱棒,冷水機或者風扇都是應該考慮的東西。

    好了,水族器材都準備好了,可以請心愛的鰲蝦入缸了,如何選擇自己心儀的蝦,不僅僅是從外觀入手,根據喜好的不同,如果是觀賞就可以選擇任何品種的蝦,如果是想繁殖,就要考慮成長周期和繁殖難度,最簡單的莫過於橘白鰲,龍紋,迷你類的大部分,也有很多朋友願意看的是蝦的形態,挖洞,


  裝死,捕食等,就要考慮特殊品種,,小弟的經驗是,色彩惡魔無論裝死還是打架都是一把好手,黒魔蝦是地下聯絡員,打洞的功夫還要超過天空藍,,幾種毛手類的蝦就像海底總動員里的螃蟹一樣,不斷的從水裡過濾微生物往嘴裡送,等等不一而足。



     新蝦入缸,雖然欣喜,也不要對他太過關注,絕大部分鰲蝦都是很神經質的,之前說過鰲蝦是很需要燈光的,但是過於強烈的光照,會讓蝦產生緊迫感,很容易產生拒食現象,有部分鰲蝦,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澳洲藍魔和黒魔。


      


     新換了環境,水質,水溫,都會有所不同,鰲蝦是有領地性的生物,同理,他也能記住周圍的環境,躲避,覓食的地方都不見了,有極大的幾率會拒食,即使吃,也是淺嘗一二而已,如果水質變動過大,會有小几率,自殘肢體,莫名其妙的,雙鰲就會脫落,不可不察不過這種現象一般出現在建缸不完全的環境中。


再來看飼料


鰲蝦是純粹的雜食性動物,各種可以入口的,皆不放過,下面是我總結的一些飼料的優劣。

紅蟲,儲藏方便,營養豐富,尤其以蛋白質居多,可增加餵食次數,小弟一周有五天是靠着紅蟲來解決問題,對促進生長蠻有好處的。

蔬菜,小弟很少使用菠菜來餵養鰲蝦,第一容易渾水,(鰲蝦可不會像水晶一樣斯文,幾下就把菠菜撕爛,滿缸都是),第二是季節性,購買不方便,,實際上小弟一般是使用芹菜莖,營養足夠,而且含有豐富的鈣磷鐵等礦物質,吸收不難,一周基本上會保證有一天提供綠色視頻


還有一天~是最殘忍的一天~親手用剪刀把飼料魚剪的支離破碎,擠破魚鰾,讓魚的屍體沉到水底,鰲蝦很兇猛,但是食腐的時候居多,也就是說他們很少捕獵,即使捕獵成功,一般也都發生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他們才渾水摸魚,為了讓他們更好的補充營養,飼料魚還是不要省的好,但是很奇怪的是,他們對鯉魚,草魚等大型魚都不敏感(之前為了偷懶,曾經試過買鯉魚草魚剁碎了喂他們,未果)

其他的異形薄片,螺旋藻,豐年蝦都可以喂,也可以喂一點洗刷乾淨的雞骨頭(生的)切莫餵豬牛羊驢狗馬等畜類,蝦是不能消化脂肪的。


日常維護



我比較習慣用強大的外濾加低濾的配合,所以少了清掃糞便的工作,無非就是日常的換水而已,我更加習慣用大部分曬過的自來水加少量直接從水龍頭接出來的自來水搭配更換魚缸內的水,缸內的水一定要抽出一部分,這個是常識,不討論。


那麼為什麼要直接加小量的自來水呢,不加自來水的原因,是因為裡面含有氯,大量的氯氣會對生物造成很大的破壞,但是氯本身的作用也是有好處的,現在自來水中含氯的部分通常是可食用性的,少少的氯進入魚缸又被稀釋了N倍,很難對生物再造成大影響,而且還有殺菌,保持水的活性的優勢,所以少少的自來水,是可取的(特殊品種不適用)

鰲蝦在成長中遇到的困難很多,在野外,雖然有一身強壯的甲殼,但是也很難抵禦各種天敵,上至大型的獵食者,小到看不到的細菌和真菌都會嚴重威脅到鰲蝦的生存,而且為了爭奪有限的生存資源,互殘現象也很嚴重,不過在我們的水族箱中,可以人為的調整水溫水質,沒有了絕大部分的天敵,可以讓鰲蝦順利成長.


水溫


蝦畢竟是低等級的動物,大部分蝦對溫度的要求都比較嚴格,橘白鰲和佛,都是改良出的品種,已經可以理解為水族箱里的生物,所以溫度適應面很廣,


  從14度到32度都可以存活,但是繁殖的話,就要稍微注意一下,不要太高了
澳洲是鰲蝦樂園,大部分鰲蝦都生活在這裡。

部分澳洲蝦比如黃色膠囊,黃金巨手,狼蝦,藍月,珊瑚,天空藍魔等,不喜歡高溫,超過28度的話,雖然不見得就會死亡,但是基本上也不會有狀態了,下限不要低於20度,您的蝦就可以很從容的生活,繁殖的溫度從22-26都有可能,但是黒魔,藍魔,穆雷等大型鰲蝦的飼養難度就很高了,水溫最好保持在22度左右稍微一高,就死給你看,其他地方比如南美北美,歐洲的蝦各有各的特點,溫度基本保持在26以下,就不會出問題。

絕大部分鰲蝦都喜歡清潔的水質,即使他們的生存環境很惡劣,但也只是說明,他們可以適應這種環境,誰不喜歡乾淨呢?


   像天空藍,魔蠍,黒魔都是在水質複雜但穩定的環境里,不過在水族箱中,一樣可以活的很好,迷你類的鰲蝦,因為體型的關係,水質不用過硬,相反偏酸稍硬才是他們合適的生存環境,其他的大型蝦,硬度保持在12以上就可以。


 絕大部分鰲蝦,我們把PH控制在6.5-8之間,就沒有問題,也就是不用刻意的去調水。


鰲蝦的繁殖


鰲蝦的壽命普遍偏短,,大部分蝦比如美洲的橘白佛,曼寧,紅紋迷彩之類,壽命都不超過三年澳洲的,比如黃金巨手,粉紅珊瑚,藍月之類,也是差不多,只有澳洲藍魔,天空藍,鐵甲武士才有可能達到10年甚至三十年以上的壽命。

如何讓我們心愛的蝦能更久的存活,除了在生存方式上加以照料之外,繁殖才是王道,鰲蝦的繁殖方法各有不同。

體型和年齡是蝦是否可繁殖的標尺,一般尺寸在6以上,3月齡即可繁殖,報卵量和體型成正比,當缸內空間足夠,水質穩定,溫度控制在20-28度之間,都有交配記錄,小弟經驗22-26最為合適,交配時公蝦會用鉗子夾住母蝦,用腹部的輸精管將精子注入母蝦體內,短期內會重複多次,直到母蝦的儲精囊儲備了足夠多的精子,通常精子會在母蝦體內存活很久,起碼在2-3個月內有效。

此時無需理會,好吃好喝的飼養,可以適當添加紅蟲和小魚等高蛋白的食物,促進母蝦脫殼,蝦的天性會幫助母蝦掌握產卵時間,通常選擇在脫殼不久之後,安靜昏暗的地方產下卵子,根據體型從十幾到幾百都有可能。


當您發現母蝦躲在鯛罐,碳桶內不肯出來,不進食,更甚至用石塊之類把入口堵住時,那麼恭喜您~十有八九,您的母蝦報卵了,母蝦報卵后不必驚動,更不可拿出來賞玩~以免受驚踢卵~踢卵的現象在第一次報卵時最明顯。

如果有條件,那麼最好的辦法是在不影響原有環境下,用玻璃板將母蝦直接隔離避免受到公蝦騷擾,可以準備大量moss給母蝦,第一是為了遮蔽陽光,第二是母蝦在飢餓時可以進食,第三,小蝦下身後,就會附着在MOSS上。

通常在抱卵之後,可以將水溫緩慢提1到2度,但是最好不超過28度以免卵因溫度提高而缺氧壞死,根據不同的種類,抱卵時間從3周到6個月都有可能,靜靜的等待是您唯一的選擇,切莫往缸中添加除硝化細菌外的添加劑,即使您的水質十分的差,也不要在抱卵期間添加慶大,甲基藍等,他們無法防止卵粒的壞死發霉,唯一的原因就是親蝦體質問題,只能怪您在平時對蛋白質等補充的比較少,下次再補救吧。

您可以看到小蝦眼睛的時候,通常在很短的時間內,大概3天左右,小蝦就會下身,此時仍不要驚動母蝦,先前準備的MOSS會給小蝦提供充足的食物,無須再喂飼料,大概一周后,可以喂水晶蝦糧或者異型飼料少許,有時母蝦活動,會把小蝦抖下來,並不代表小蝦可以離開母蝦生活,大概從第一支小蝦下身一周后,才算是成功。


很多小蝦再剛出生時顏色並不明朗,比如黃金巨手的蝦苗再小時候大概是透明或者白色,佛藍的苗也會顏色清淡,天空藍的苗會有淡藍色,但是看上去就像佛藍一樣,慢慢才會變藍,而小弟目前在做的藍色膠囊,小苗更是土黃色,完全看不出大蝦的影子,直到2CM左右,才會有淡藍色顯現。



來源網站: 魚友之家網絡

Si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

Parastacidae擬螯蝦科

 

但其下應分為4屬分別為

Astacoides屬

Cherax屬

Engaeus屬

Euastacus屬


 

Galatheoidea鎧甲蝦總科

 

Aegla 屬


Astacidae正螯蝦科

但其下應分為4屬分別為

Astacus屬

Austropotamobius屬

Procambarus屬

Pacifastacus屬


 

Cambaridae螯蝦科

但其下應分為6屬分別為

Cambarellus屬

Cambaroides屬

Cambarus屬

Faxonella屬

Fallicambarus屬

Orconectes屬


很多人問螯蝦是否可以雜交?該怎麼看可否雜交勒?

先學會看學名,一般來說螯蝦的學名有兩種分法:

 

第一種是分為三部分

舉例一:

Procambarus(Pennides)echinatus星點黃刺u字螯蝦

Procambarus<=指的是屬(Pennides)<=指的是亞種echinatus<=指的是該種名稱

能不能雜交是看哪裡才知道哩~那就是看(Pennides)<=這裡

 

所以

Procambarus(Pennides)ouachitae奧期德U字螯蝦

Procambarus(Pennides)echinatus星點黃刺u字螯蝦

這兩種同屬一個亞種那代表甚麼就是他有機會可以雜交

 

 

其實,通常雜交不一定是好事情雜交有很多問題的存在

如:有雜交但不一定會抱卵..抱卵容易卵粒壞死..

繁殖出來的仔蝦因為基因上的衝突很容易脫殼死亡等

 

當然啦!好處是可以改良或是衍生出所謂的sp物種~

最常見的雜交為:Cambarellus屬<=就是侏儒類螯蝦


 

第二種是分為兩部分

舉例二:

Cherax blue moon藍月龍蝦

Cherax destructor天空藍魔蝦

 

是完全毫無亞種名稱的就僅是

Cherax<=屬destructor<=該物種名稱

 

所以這屬較為特殊

均可以雜交但是因為個體差異太大和地域性所以要雜交困難

但也有相當容易雜交種類,只是就因為雜交容易,所以最為普及價格,

也不見有最好顏色,也最複雜,讓人難以辨別.

 

以至於水族市場名稱混亂,價格也最為普及~

而較為特別的蝦如:

粉紅珊瑚.黃色膠囊~等就是本屬雜交下的產物


 

跟各位分享~希望你在飼養螯蝦的時候要先去了解牠才知道如何飼養牠~

功課沒做好那就也只是枉然飼養傷害生命~

每屬每種都是有牠獨特的飼養性~    

 

本文來源:余小蝦

Si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許多蝦友都問我說蝦缸內該怎麼擺設?才不會讓蝦蝦被吃掉或是脫殼後就被嗑~


有些老手或許以抓到訣竅~
  但仍有許多朋友不瞭解...


那就在此分享一下自己的擺設法好了
  缸內擺設:
  躲藏設備可建議使用
  PVC管.竹炭桶.陶甕.小空心磚塊等..其中必須一提的是PVC管或竹炭桶有些朋友會加上莫絲一起綁起來這個方式
  不錯.不過不要綁得太高建議只要蓋3層就好.蝦子是底棲性居多您綁得太高牠也不見得愛爬上去.可以在缸內放一些 田蚌.蒙脫石.竹炭.可以淨化一些水質偶而放一兩隻孔雀魚(只適用於大蝦).可以幫忙吃殘餌注意侏儒類或小蝦缸內可別放於勉得出事情
  
  除此之外久是躲藏物的擺法~蝦子脫殼是會找一個安全又空曠的地方脫殼~才不會被攻擊或是因為驚嚇脫殼失敗~所以不建議把躲藏物撲滿缸子建議要有空間讓其脫殼以下幾張圖是我的擺放方式~再躲藏區域裡您還可以放些小榕.默思水草增加它的隱密性蝦子會更愛歐
  
  再來就是多大的尺寸容器可以飼養多少的蝦子其實這個問題很難給各衛一個準確的答覆~~只能說以往8吋缸內
  小弟是飼養一對侏儒類螯蝦如果是大型螯蝦就是只飼養一隻.所以最普通的方式如果依尺寸倍數來算您就可以計算出飼養幾隻螯蝦摟
  
 作者:余小蝦
   


 


 


 


 


 


 


 


 


 


 


 


作者:余小蝦
 

Si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螯蝦飼養——初級知識(新手必看)


    為了更好的幫助新人 我把一些初級的觀賞螯蝦飼養的知識做一下介紹。
首先是觀賞螯蝦的種類,現在的市場上我們經常看到螯蝦品種是 佛藍(佛羅里達龍蝦)白螯 橘螯 (克氏原螯蝦)龍紋蝦(單性繁殖)天空螯蝦(原生天空 天空藍)至於其他螯蝦在市場上就不是很多見了~也不適合新手飼養在此就不介紹了。螯蝦種類在下面有圖大家可以對照
其實養螯蝦並沒有很麻煩~螯蝦本身也不是很嬌貴的動物。很多新人把樣螯蝦看做是很難得事,事實上不是那樣。如果你有養魚的經驗恭喜你~你已經成功了一大半。如果你是一個養魚都養不活的朋友那你就得好好往下看了^^
         螯蝦的準備


  首先是水質 基本和養魚差不多 主要要領就是~養螯蝦要把水PH值控制在6.5~8.5之間是比較適合的,如果你擔心不能控制水體PH值 也請放心 咱們的自來水都是經過處理的基本 也就是在這個值之間。所以各位新手用自來水就可以了。
       很多前輩都說要把水養3天是最好的,這是沒錯的,
但是這只是一個最好的值,現在大家多是第一次看到螯蝦很漂亮 很可愛~問下商家好養不好養就買回來養了,這樣必然就沒有時間去養水。


我在這裡給新人的辦法就是 把自來水直接放到缸裡 快速辦法 一半自來水一半燒的水,只要燒至稍微熱點就可以了~


(用太陽能熱水器裡的水也可以)剛開始不要很多水大概是缸體的 三分之二的水最好 開啟加氧泵和過濾器(全開效果會更好~單開加氧泵也可以)。


   也是就是大家說的曝氧,這樣比一般自來水暴氧時間縮短一半以上。


大概2~3個小時基本上水中的氯氣就排出了。這樣的水最基本不會對螯蝦產生氯氣中毒的情況。(以上方法適合於500mm以下的小缸~大一些的缸就需要暴氧時間增加)有條件的朋友可以按照 每100公斤水5ml 的量放入硝化細菌。


     底砂 對於新人 (河沙 黑金沙 水晶砂 黑工沙)都是比較好的沙子。


價格低性價比較高~再者需要放入一些珊瑚砂 或者珊瑚塊。一般賣魚和缸的地方都會有賣 不需要很多放入 按照每500mm 250克的量放入也可以多放是沒關係的,主要是為了增加水中鈣的含量有助於 螯蝦吸收鈣質和褪殻。實在沒有珊瑚砂可以放一些貝殼也是有同樣的作用。


    溫度 螯蝦適應能力很強10~30都可以生存。最適應生長的溫度是 24~26° 是適合螯蝦生長以及繁殖的。


躲避場所 蝦罐 PVC管 小陶罐 竹碳桶管都是很好的躲避場所,其目的就是為防止在蝦褪殻的時候可以躲避其他螯蝦的襲擊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建議一隻蝦最好有一個躲避場所。


    水草 螯蝦是吃水草的,所以我個人不建議大家放入大量水草,我不建議放入蜈蚣草等細碎的草 這點我和有些蝦友的觀點不同,因為螯蝦吃完的水草很細碎~如果是你瀑布式過濾 很容易堵塞出水口 水就會漫出過濾器。如果是筒濾也很容易堵塞封系造成過濾不暢水質變壞。


     我建議放入 皇冠 大榕 等大點水草。據我的觀察螯蝦基本不吃新鮮皇冠 蓉草 只是在快要腐爛的時候才會去吃這也證明螯蝦有食腐性。所以不用擔心去吃, 皇冠等大型草的下面有很大的陰暗處這是螯蝦比較喜歡呆的地方。所以我建議放入皇冠等大型草。


日常餵食 螯蝦有很強的雜食性,菠菜 胡蘿蔔 油菜等蔬菜 魚 蝦 紅蟲 血蟲 豐年蝦 蝦飼料 都是螯蝦很喜歡吃的。


    有點對於新手最重要的是量這個問題~ 一次不要投餵的過多,總量的也無法用一個具體的量來說,大概是螯蝦的前半段鉗子那麼大的一快最為合適,小的時候的是1天三次 早中晚 等大一些6釐米以上時候改一日兩次早晚各一次為佳。


脫殻螯蝦一個重要環節也是生命大劫,很多螯蝦就是在這個關口犧牲的。脫殼的徵兆 就是在 頭與身體之間 出現白色裂縫~不好動 食慾下降 就是要褪殻的徵兆(下有圖)。


    所以我建議新人最好把馬上脫殻的螯蝦單個撈在繁殖盒裡。沒有的話可以用透明礦泉水瓶子 在上面紮上很多眼 在層面開一個口 要比你的螯蝦大 能方便放進去。


    這個放到水裡 在裡面稍稍放點底砂就可以~把快要褪殻的螯蝦放i進去 限6釐米以下的螯蝦,然後蓋上 把這個放入缸裡 就這樣簡單的半封閉庇護所做成了~ 另外 本人建議不要購買馬上就要褪殻的螯蝦~買回來可能會因為環境變化而產生褪殻失敗的慘劇發生。


     日常的工作就是 5天左右換掉五分之一缸裡的水~把缸底一些沉積物都吸出來這樣有利於保持水質 也有利於螯蝦的成長。
對了 蝦的雌雄分辨  下面有張圖可以很好的解釋的。


   白點的話就是 公的就是在肚子下面有對生殖器 母的有對生殖孔。


   圖一:是天空公蝦,最後一對足根部有小小的尖狀突起,比較不明顯,尤其在蝦比較小的時候很容易被忽略


 


圖二是天空母蝦,從螯足向下數第二對爬行足的根部有兩個圓圓的生殖孔。


同樣的,藍月、粉紅珊瑚、大紅袍、澳洲淡水龍蝦、黃金巨手、黃色膠囊以及狼蝦等cherax屬淡水龍蝦均按照此法分辨公母。



本文轉載:螯蝦吧.


Si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螯蝦圖解構造


 Structures of Crayfish





以上圖片來源:轉貼自搜龍情報站.

Si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螯蝦的性別 Male or Female?



     要鑑定螯蝦的性別,最準確的方法是看看牠們位於底部的生殖器.


       對於大部份螯蝦如Cambarus Procambarus 和迷螯Cambarellus等品種都能在第四、五對步足之間找到明顯的性徵,


雄性在泳足上排有一對輸送精子的交尾器Gonopod,


     而雌性則有一個接收精子的儲精囊annulus ventrials(spermreceptacle),基本上從兩者之間明顯的性徵便能輕易分別出螯蝦的性別。


      但對於像Cherax屬的品種卻較難分別,雄性的的交尾器長在第五對步足近身體的部位,程現兩處凸起的小鉤狀,至於雌性則在第三重對步足近身體的部位有兩處程圖形的小孔就是生殖孔Gonoporen。


       對於太小的螯蝦幼體來說,不論任何品種,由於性徵還未明顯,單靠肉眼是無法準確分別的,而成體我們往往能從牠們的鉗形大小和尾部的寬度分別得到。



 




Cambarellus 屬迷你種螯蝦的性別鑑定




 




Charex屬螯蝦的性別鑑定





 


圖片文章來源:搜龍部落格.


Si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來源網站:魚友之家網絡 


分辨克氏龍蝦性別的方法有很多種,下面我給廣大魚友介紹一種最簡便的分辨方法,並且佛藍和白熬、菊熬等一樣都屬於克氏龍蝦中的一種。


第一張圖:(公蝦)圖片從上往下數第二對腹足根部有鉤狀凸起物


第二張圖:(母蝦)從左手數起第二對腹足根部有一對圓形凸起生殖孔 




其實克氏熬蝦都是這麼看的,比如白熬、橘熬,公蝦是有生殖器的,在圖片上可以看到,肚子下面有4根,基本上2公分用肉眼可以明確分辨,再小就看不好了。

Si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觀賞蝦常見疾病
                           1 絲狀細菌病
  病原菌為絲狀細菌絲狀細菌寄生於蝦幼體和稚蝦的體表,如幼體附肢的綱毛,稚蝦的肋部,鄂足等處。用顯微鏡直接觀察幼體,稚蝦的患病部位可發現這種細菌。當蝦體寄生大量絲狀細菌時,就發生大量死亡。



2 黑斑病
  本病由分解甲殼質和腐屑的細菌Benekea sp.所引起。    有時伴隨有假單胞桿菌和極毛桿菌。發病初期病灶處是較小的褐斑,以後病癥處逐漸潰爛,變為黑色。      細菌腐蝕被破壞了的甲殼下面的組織,最常被細菌感染的部位是鰓絲,腹部腹面的肌肉,尾節和步足。        黑斑病是一種最常見的疾病。      疾病發生的過程,首先是甲殼遭到破環,其次是分解甲殼和腐屑的細菌侵入,最後是一種重大的淡水藻狀菌的侵入,蔓延和發作,引起蝦死亡。用呋喃西林可以治療此病,但效果不穩定。



3 細菌壞死病
  本病的病原沒有確定。可能是幾個屬的細菌。此病主要發生於蝦幼體,患病的蝦的附肢,尤其是觸角的腹肢發生壞死。細菌首先集中侵襲1-2個附肢,然後很快使幼體發生死亡。突然的溫度變化和操作不慎均可降低幼體的抗病力。幼體密度過大(100尾/L),投餵沒消毒的飼料均可引起細菌壞死病的發生。



4 累枝蟲病
  病原體是原生動物門纖毛蟲綱的累枝蟲。病情嚴重的蝦,在體表經常有絨毛狀物。 在顯微鏡下可發現帶柄的累枝蟲。沼蝦幼體遭到累枝蟲的侵襲,會嚴重妨礙其攝食。硫胺奎寧和醋酸均可治療此病,但以醋酸較為常用。



5 肌肉變白壞死病
  此病是由於鹽度過高,密度過大,溫度過高,溶氧過低等不良的環境因子的刺激而引起。溫度突變是主要原因,溫度過高或過低;弧菌感染或孢子蟲寄生於肌肉。                  癥狀:腹部最後一、二節的肌肉壞死,逐漸變為不透明的白色(乳白色),失去透明性,起初只是尾部肌肉變白,而後蝦體前部的肌肉也變白。 個別病蝦則全身變白,鏡檢變白處肌肉已壞死,肌纖維紊亂,橫紋不清。池塘水面很難見病蝦,池底有死蝦,



6 桃拉癥病毒病
  對蝦規格在6—9厘米;通常在氣溫劇變後1~2天,特別是水溫升至28℃以後易發病;養殖時間在30—60天;發病蝦池水色濃,透明度低,僅在20厘米以內,pH值高於9,氨氮含量則在0.5毫克/升以上。   桃拉癥病毒主要是水準傳播大部分蝦池在進水換水後發現對蝦染病。部分蝦池在積極消毒後轉為慢性病,逐漸死亡,至養成收獲時成活率—般不超過20%。                   癥狀 :病蝦有急性和慢性癥狀表現,急性:對蝦機體非常虛弱,活力低下,甲殼變軟,空胃、空腸,體表呈淡紅色,尾扇、游泳足變紅,對蝦在蛻殼過程中大量死亡;慢性:急性發作後的幸存者,甲殼表面出現多重損壞性黑斑,能正常攝食。



7 白斑病
  癥狀:病蝦攝食量大減,甚至停食,行動遲鈍,彈跳無力,浮游於水面或伏於池邊水底不動,頭胸甲及腹甲易剝開,病蝦體色往往輕度變紅或暗淡褪色,體表黏附污物,典型的病蝦在甲殼內側肉眼可見白斑。



8 紅腿病
  癥狀:病蝦活動力減弱,在池邊水面緩慢游動或沉底不動,有時作旋轉游動或垂直遊動,對外界的驚擾反應遲鈍,食欲減退或停食,個體消瘦,最主要癥狀是:附肢變紅,游泳足最早變紅,以後步足及尾肢也呈鮮紅色,此病常呈急性型,死亡率高。



9 甲殼潰瘍病
 病原:               1)弧菌、假單胞桿菌、氣單胞菌和黏細菌等多種細菌,都有分解幾丁質的能力,但人工感染都沒有成功,這種病可能是由於對蝦體表受機械損害後細菌入侵而引起的。               2)維生素缺乏引起         癥狀:患甲殼潰瘍病的蝦行動緩慢呆滯,有時失去平衡,側游,匍匐在池底,最後死亡。將病蝦離水,發現其頭胸部側面甲殼上第一、第二和第三腹節的背部和兩側甲殼以及尾節處均有不同程度的黑褐色或黑色的斑點狀潰瘍,斑點的中部凹下,色深,邊緣色稍白。



10 黑鰓病
  鐮刀菌或由水質惡化、維生素缺乏引起,鰓病變而產生黑色素沉積,尤其鰓絲末端,點狀或整個鰓呈黑色,如細菌侵襲引起,菌絲大量生長時會突破鰓膜長出鰓外,使鰓絲末端像“花”朵狀,病蝦反應遲鈍,瀕死的個體側行於池底。



11 幼體真菌病
  蝦各期幼體大小皆比同期幼體小,無節幼體體長不大於0.5毫米,該期最易受真菌感染,其次是蚤狀幼體。該病原菌在體內繁殖迅速,從幼體活力減弱到幼體死亡一般只需8—10小時。由鏈壺菌引起的,該病菌可營寄生生活,也可營腐生生活。



12 蛻殼綜合症
  死亡後殼軟,體色變紅,鰓絲發黃或發白,有的還伴有零星黑色斑點。由於該臨床癥狀在對蝦蛻殼後所發生,故稱為:“蛻殼綜合症”。  該病發病突然,流行範圍廣,死亡率高。每年8一10月份,尤其是9月中旬以後,在冷空氣侵襲、氣溫驟降的情況下容易暴發。



13 維生素C缺乏症(黑死病、壞血病)
  病因:餌料中長期缺乏維生素C而引起。病蝦體表的甲殼下層,發生片狀的黑色斑點,但黑斑處的甲殼表面光滑,無損傷。黑斑特別容易發生在關節處或關節附近。黑斑也可發生在鰓、胃和後腸的壁上。病蝦厭食,腹部肌肉不透明,變黑處的組織附近有血細胞炎癥。仔蝦和幼蝦階段易發生。通常24—27小時死亡,每天死亡1—5%。



14 痙攣病
  病因:溫度、光度、壓力、驚擾等刺激而引起。病蝦的腹部向腹面彎曲,僵硬,不能拉直,輕者僅腹部的中部彎曲,重者則將尾部彎到頭胸部之下,最後死亡。病蝦腹部略呈白色,但不像肌肉壞死病那樣不透明。



15 黑殼病(又名:烏殼病、青苔病)
  病因:附著性藻類,主要是一些附著性硅藻、褐藻、絲狀綠藻等。 病癥:青蝦體表被藻類附著,體色變黑或墨綠色,感染嚴重者,完全被青苔所包裹。體質差,活動力明顯減弱,不能順利蛻殼。遇池中缺氧,可引起大批死亡。



16 固著類纖毛蟲病
  病因:由纖毛綱的多種原生動物寄生在蝦體內引起。主要種類有:鐘形蟲、聚縮蟲、累枝蟲等。       病癥:病蝦體表、鰓、附肢等表面附著有淡黃色棉絮狀物,當蟲體寄生在鰓部時,可使鰓變黑,鰓組織變性或壞死,引起細菌繼發性感染。體表感染嚴重時,阻礙青蝦脫殼,引起死亡。



17 爛鰓病病因
  該病主要由嗜水氣單胞菌等細菌引起。    病癥:青蝦鰓部顏色先變成紅色,再逐步生成黑色斑點,鰓絲殘缺破損、潰瘍,病蝦因呼吸困難窒息而死。



18紅體病(別名紅頭病、紅腿病)
  由多種弧菌感染引起病癥:本病以軀體和附肢變紅為主要特點,有些青蝦心區附近由透明青色變成了橘紅色,俗稱:紅頭病。   本病有暴發性特點,有些患病青蝦尚未表現出紅體特徵,即伏於水草或池邊死亡。



19軟殼病
  該病病因目前尚不清楚,疑與種質退化、不良環境條件、營養缺乏有關。

Si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飼養侏儒螯蝦首先,須在飼養缸內放置許多躲避物,如水蘊草或金魚草,和小沉木.或水管蝦屋,否則容易發生打鬥,而造成無謂的傷亡,最好注意到蝦缸內的溶氧量,尤其是仔蝦要比較注意,因為仔蝦較不穩定,耐受性較低,所以若含氧量不足或仔蝦食物不足,都容易發生傷亡.


 


    CPO,特薩奴,侏儒巨螯,沼澤(pure)侏儒螯蝦比較常看到


雙帶跟噴點是指CPO身上的花紋表現.


     當然可以一起養~不過米蝦或小魚會有被吃掉的風險.


雖然侏儒螯蝦比較小,但還是螯蝦.


會捕食其他生物,哪種比較溫馴.?


 


    我個人覺得[特薩奴]比[cpo]較溫馴.


    您若要一起養就得提供足夠的遮蔽空間,如水蘊草或金魚草,或者水管蝦屋.小沉木,都是不錯的選擇唷!


    我個人的養殖缸則是佈滿水蘊草或金魚草,還有水管蝦屋.小沉木都有.


好養的話我覺得是特薩奴比較好養.


至少水溫跟含氧量的需求都比CPO低.

Si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