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片
一把紫砂壺價格上千萬?確實如此。
難怪有“人間珠寶何足取,宜興紫砂最要得”之說。
中貿聖佳國際拍賣有限公司2012春季藝術品拍賣會“紫玉金砂·紫砂壺專場”將於7月18日舉辦預展。
近些年,紫砂壺市場可謂大起大落,掀起千層浪,“紫砂熱”曾幾度令藏家為之瘋狂。
很多人甚至認為紫砂收藏已躍居主流收藏領域。2012年,紫砂壺又將呈現怎樣的態勢?續寫高價神話抑或其他?
炒作應理性看待
在藝術品市場,紫砂壺多出現於雜項之列。
隨着紫砂收藏者的不斷參與,如今的紫砂收藏市場已今非昔比,國內甚至出現了一批紫砂專項收藏家,紫砂專場也成為拍賣公司一大特色。
中貿聖佳國際拍賣有限公司經理王潤生認為:“紫砂壺的歷史、文化、藝術和收藏價值,使其成為藝術品中的一朵奇葩。
一般來看,紫砂壺的價值可從作者知名度、作品風格、製作技藝等方面考慮。”
就目前的市場來說,無論是紫砂壺還是其他藝術品,都很難保證價格體現價值,尤其是老一輩名家作品。
王潤生表示:“藝術是無價的,不同作品之間無法進行比較。老一輩紫砂藝人的作品,其價格受許多因素的影響。
比如,老一輩紫砂藝人所生活的年代和歷史背景會影響作品目前的價值,然而我們不能要求生活在一個世紀或者半個世紀以前的人有成熟的市場意識,
‘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那個時代的價值不是這個時代的衡量標準。我們的市場體系是建立在國家強盛,經濟發展的前提之下。
比如顧景舟大師生前恰逢新中國建立初期,百廢待興,作為紫砂藝人,其特殊性就不言而喻了。
如今,他的諸多弟子也都是紫砂界的領軍人物。
顧景舟大師技藝精湛,從藝嚴謹,作品流傳不多且為精品。
而與他同時代或稍早於他的制壺藝人,在知名度、價格等方面都遠遠不能望其項背。”
20世紀80年代,炒作成就了紫砂壺,也令其投資聲譽下降,不過,近年來紫砂壺的價格又開始攀升。藏家和投資者應如何理性地選擇紫砂壺?
王潤生認為:“目前紫砂壺的價格一路上揚,有紫砂藝人人為炒作,也有投資者的市場運作,但有人曾經生動地比喻,如果收藏是一頂皇冠,那麼紫砂就是皇冠上的一顆明珠。
時至今日,紫砂收藏已經成為市場的新生力量逐步崛起。
炒作有利有弊,要客觀理性地看待。
一類藏品受到收藏家的青睞要經歷一個推廣的過程,但凡事要有‘度’,許多人在巨大的經濟利益面前肆無忌憚,醜態百出,這樣的現象不只出現在紫砂壺收藏上。”
王潤生還告訴新金融記者,紫砂獨特的藝術語言令其擁有了諸多的鐵桿“粉絲”,紫砂收藏多發生在坊間,而不是拍賣場。
“幾十年來,在江蘇陶都宜興,很多收藏家直接與紫砂製作者進行交易。
這也從另一視角見證了紫砂製作者在藝術風格、製作技藝等方面的成長以及在價值體系上的成熟。
從另一方面來說,收藏者也是受益者,收藏並不等於投機,而是一種美好的傳統。其實收藏家中最可怕的是投機者,投機者無所忌憚,沒有底線。”
中青年藝術家嶄露頭角
對於當前紫砂壺在拍場的表現以及未來的走勢,王潤生認為:“自古以來,藝術品市場的繁榮與國家的經濟發展息息相關、密不可分。近年來,國家進行房地產調控,大量熱錢湧入紫砂市場。
與書畫、珠寶、玉器等相對成熟的收藏門類相比,紫砂壺市場尚處於初級階段。
從近幾年的拍賣行情來看,紫砂可以說是一枝獨秀。
尤其是2011年,紫砂拍賣佳報頻傳,嘉德、保利等拍賣公司的紫砂專場也逐漸成為收藏、投資的主要途徑之一,也正是這一兩年紫砂的持續高熱,紫砂的實用價值、藝術價值正在回歸。
在以後的幾年內,紫砂拍賣將逐漸回歸理性。”
中貿聖佳舉辦紫玉金砂·紫砂壺專場,徵集情況如何?
推出紫砂壺專場又有何意義?對此,王潤生表示:“中貿聖佳作為國內知名的拍賣公司,在藝術品市場有着不俗的表現。
本次專場是中貿聖佳與當代紫砂名家首次進行深層次交流,此次徵集到了鮑志強、毛國強、曹婉芬、周桂珍、呂俊傑、范建軍等10位工藝美術大師的作品,其他拍品亦是大師子女、嫡傳弟子等中青年實力派構成,在數量上雖不能稱多,卻也星光熠熠。”
近幾年,紫砂壺拍賣漸成氣候,無論是明清時期,還是現代名家製作的紫砂壺,均受到藏家的追捧。而且與往年不同的是,中青年藝術家的作品也小有規模。
王潤生認為:“江山代有才人出,中青年的崛起讓整個藝術界為之欣喜。
他們正處在藝術創作的高峰期,年富力強、精力充沛、作品風格處於逐漸成熟的階段。
另外,從收藏的角度來看,他們的作品價格適中,是投資的黃金時期。升值空間大。
‘大浪淘沙始見金’,他們能夠在千萬紫砂藝人中嶄露頭角,說明其作品已經通過了檢驗,正是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有良好的創作心態,紫砂藝人的前途是光明的,也一定會受到藏家的青睞。”
收藏途徑是關鍵
紫砂壺行情看漲,市面上的紫砂仿製品也大量出現,混雜其中。
王潤生表示:“藝術品只要有市場就會有人仿製。
紫砂的鑒別只要掌握了方法,鑒定並不難。
當代大師在幾十年的陶藝生涯中都建立了自己的防偽體系,只要銷售渠道正確,就不會有問題。已故大師的作品,也可以由其子女和弟子進行鑒定。
鑒定較難的是老紫砂壺,一般可以通過泥料、製作方法、作品風格等角度進行識別。”
有人說,紫砂壺的真偽鑒定難度遠遠大於瓷器,真偽之間有雲泥之差,價值則有天壤之別。
在王潤生看來,找對收藏的途徑,真偽也不難分辨。
“一般來說,獲取名家紫砂的途徑有以下幾個渠道:
第一,與藝術家本人直接聯繫。
第二,藝術家設立在各處的代理銷售處基本上會有完善的作品鑒定方法。
第三,資深收藏家手中流傳有序的作品。
第四,拍賣場。
知名拍賣公司徵集的拍品,大部分都是流傳有序的收藏品或者直接取自作者本人。
”王潤生接著說:“仿製與真跡的價值有雲泥之差並不奇怪,但仿製品也有高低之分,低劣的不可取,高仿類或可一玩,但不具有收藏價值。
收藏的價值在於唯一性、量少而精。”
那麼,紫砂壺有無出現泡沫的風險?王潤生認為:“藝術品投資當然會有泡沫。
因此,投資之前,要對作品的作者進行充分瞭解和研究,之後再收藏。
不過,紫砂收藏的泡沫相對容易甄別,這需要收藏家用心體察,客觀冷靜地收藏。”
本文:摘錄自宜興紫砂陶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