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中“曼生十八式”指的是什麼?


曼生十八式陳曼生所創,陳曼聲名鴻壽,字子恭,又號老曼、夾谷亭長、胥溪漁隱、恭壽、曼公、曼龔、種榆仙客、重榆道人、翼庵。


清乾隆至嘉慶年間人,原籍浙江錢塘,著名金石書畫家,為西泠八家之一。


曾任溧陽縣令,喜愛紫砂壺,創製新樣,手繪十八壺式,請楊彭年兄妹制壺,然後由其銘刻書畫裝飾,為時大彬後絶技。曼生壺銘多為幕客江聽香、高爽泉、郭頻迦、查梅史所作,亦有曼生自為之者。凡自刻銘,刀法道逸,每經幕客奏到或代書者,悉署雙款。由是“字依壺傳,壺隨字貴”,相得益彰,世稱“曼生壺”。


曼生十八式即陳曼生創作的十八種款式紫砂壺。傳世“曼生壺”,無論是詩,是文,或是金石、磚瓦文字,都是寫刻在壺的腹部或肩部,而且滿肩、滿腹,佔據空間較大,非常顯眼,再加上署款“曼生”、“曼生銘”、“阿曼陀室”,或“曼生為七薌題”等等,都是刻在壺身最為引人注目的位置,格外突出。尤其值得特別指出的是陳曼生一反宜興紫砂工藝的傳統作法,竟將壺底中央鈐蓋陶人印記的部位蓋上自己的大印“阿曼陀室”,而把制陶人的印章移在壺蓋裡或壺把下腹部,如不留意,往往是看不到的。


   對於傳說中的『曼生十八式』多年來一直引起人們的濃厚興趣,特別是一些曼生壺迷更想知道這十八式是些什麼式樣及名稱。成書於一九三七年的《陽羡砂壺圖考》上卷『雅流篇』中,對陳曼生題銘的八件傳器分別作了介紹,其中較明確的壺名有『台笠壺』 、『合歡壺』 、『匏壺』 、『井欄壺』、『方山壺』、『石兆壺』等六件。   


   曼生設計茗壺"十八式",在中國工藝美術設計歷史上是一件重要之事,下面就“曼生十八式”及其題識作略微介紹。   


   一、“石”,銚之制,摶之工,自我作,非周種。   


   二、“汲置”,苦而旨,直其體,公孫丞相甘如醴。   


   三、“卻月”,月滿則虧,置之座右,以我為規。   


   四、“橫雲”,此雲之腴,餐之不癯,列仙之儒。   


   五、“百衲”,勿輕短褐,其中有物,傾之活活。   


   六、“合歡”,蠲忿去渴,眉壽無割。   


   七、“春勝”,宜春日,強飲吉。   


   八、“古春”,春何供,供茶事:誰雲者,兩丫髻。   


   九、“飲虹”,光熊熊,氣若虹:朝閶闔,乘清風。   


   十、“瓜形”,飲之吉,瓠瓜無匹。   


   十一、“葫蘆”,作葫蘆畫,悅親戚之情話。   


   十二、“天雞”,天雞鳴,寶露盈。   


   十三、“合鬥”,北斗高,南鬥下:銀河瀉,闌干掛。   


   十四、“員珠”,如瓜鎮心,以滌煩襟。   


   十五、“乳鼎”,乳泉霏雪,沁我吟頰。   


   十六、“鏡瓦”,鑒取水,瓦承澤:泉源源,潤無極。   


   十七、“棋奩”,簾深月迥,敲其鬥茗,器無差等。   


   十八、“方壺”,內清明,外直方,吾與爾偕臧。


 


來源:紫砂壺百科     2013-01-1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i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