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華壺  
  


     雪華壺是顧景舟於20世紀70年代創新之作,壺名取瑞雪兆豐年之意。


    造型以直線作為主,從壺底,壺身直到摘手,用了大小比例合度的六方形塊面分層組合,來突出六方形的橫直線條的魅力。壺體上密下疏,以疏托密,蓋面及口頸部分主要以挺拔而稜角分明的線條構成,以線的粗細,面的寬窄反映雪華壺線條藝術,此壺製作規整,壺把端執舒適,壺嘴出水流暢,使用欣賞俱佳。


 


龍頭一捆竹 



 
  清朝制壺名家邵大亨,所做的龍頭一捆竹,是根據一個非常動人的傳說而設計出來的,它講的是龍王到東海來巡視,路過一個地方,見到當地的人民非常貧困,但都又非常善良,就叫它的兒子送一樣既能吃又能用的東西給當地人民,以幫助人民解決生活困難的問題。龍王的兒子遵照其父親旨意將生長在大海中的一種叫“竹”的植物捆上一捆,綁在自己的龍頭上送到當地群眾的手裡。龍頭一捆竹壺正是詮釋了龍與竹的關係。


 


合菱壺



  
  筋紋器主要是仿照植物瓜果、花瓣的筋囊和紋理,經提煉加工組成。如瓜棱、竹條、菊花、玉蘭和水仙等。


    規則的紋理組成,一般在壺體上作若干等分直線,構成如瓜樣的筋紋,故名。


   造型齊整、秀美、明快,具有強烈的節奏韻律美。  


  合菱便是眾多筋紋器中的一款,壺鈕與壺身均是由上下相間的筋紋花瓣咬合而成,含苞待放,氣流舒暢,優雅寫意。壺蓋同樣是六瓣花瓣造型,筋紋溝壑深深,刻意表現出筋紋特有的凝重感,從而凸顯出花瓣的肥碩。


  整個壺身是由六瓣花瓣上下鑲接而成,分佈均勻,其中兩瓣分別胥出壺流和壺柄。流和把採用素麵造型,嘴頭尖尖且修長,很是鋒利,飛把同樣氣勢挺峭,鋼骨盡現。



  


菊蕾壺  
  紫砂“筋紋器”形態多姿優雅。


     講求淳樸逸秀的風格。故精雅之壺須精細之坭,紅坭圓條比紫坭圓條優勝一籌,墨綠風捲葵成色清純細膩,易體現造壺風格,壺之總體,配置最美坭色,方現五彩斑斕之光澤,但是又考慮製作與燒成,應注意坭料顆粒度,稍加適量的砂土,亦可形成胎質獨特的肌理效果,達到“妙不可思”的微妙藝術境界。  


  紫砂“筋紋器”,由坭片鑲接、壓筋紋、依據樣板校準、拼接而成。


  這是獨特的成型手法,使作者藝術才華得以充分發揮,從而使壺藝個性鮮明,工巧是製作“筋紋器”之前提。


  有“良工雖巧,要先器具修而制度精”之名言。


    製成各種工具,如壓筋紋的線梗、理筋紋的內外鐵皮刀、清線之明針等等,工藝製作切忌馬虎,定須精到,方可出精品。


紫砂製作工具,包含諸多的審美理念,是技與藝相結合的產物。  


    菊蕾筋紋器是一種製作難度比較大的工藝,不但要求製作的花瓣清晰可見,且要做到均等分配。


     此壺壺身中間由一筋紋將整體分為均等兩部分,上下兩種花紋對稱協調,壺把與壺嘴遙相對望,呈現出一種鳥兒飛的假象,特別之處還在於壺蓋的製作,其花紋要求與壺身相對應,往各方向轉動皆可銜接自如,其所需技藝是可想而知的,肌理溫潤,協調感十足。


 


菱花壺  


  


紫砂“筋紋器”的形成,是吸收諸多姐妹藝術成果的基礎上發展壯大的。


      “筋紋器茶具”與蘇式傢俱相類,製作講究,圓透而渾厚,均勻又飽滿的藝術效果,角線、面的要求達到均、挺、圓、正。面上平而有力,


   線型“硬”、“糯”兼之,角線鋒不顯露,腳線轉折分明。


      風格上協調統一。我們認清紫砂工藝的特性,加強對紫砂傳統工藝的學習,珍視紫砂壺藝獨特的材質美、獨特的工藝製作美、獨特的使用功能美,使之提高發展,創造出符合現代生活需要的佳作。  


       菱花壺通體作菱花式,蓋身渾然一體,分六瓣組成,上下對稱。


  棱線凹凸分明,有棱有廓,權衡比例,秀麗可愛。


     壺式由線雲壺變化而來,橋鈕與菱花瓣相融,嘴作棱花式,胥出自然,把彎曲恰體,端握方便,壺腹中央束一方腰帶,整個菱線自壺頂至壺底相交成一點,分毫不差。壺蓋六面可置換,十分嚴密,技藝精湛。


 


 


筋紋壺  
  紫砂筋紋器型制殘片最早見於宜興丁蜀鎮羊角山古窯遺址出土器皿,歷經宋、元及明代早期無數陶工的開掘,並逐漸演變,在明代中期以無名氏陶匠為先導,以時大彬、李仲芳、陳仲美、徐友泉等為傑出代表的特有形式展現在世人面前。  


      《宜興陶器圖譜》所錄《砂壺考》云:“鄧秋板砂壺全形搨本,刻大彬菱花式壺,工巧有致。大彬二字楷書款。


       ”《菱花式壺》以對稱菱花瓣為造型特徵,陰陽交間,凹凸分明,十二瓤紋清晰端正,制工亦十分嚴謹,可謂是明代時大彬所創製的筋紋器代表作。


         香港茶具文物館收藏的款為“萬曆丁酉春茗、時大彬”的《玉蘭花六瓣壺》精巧樸致,使該品成為紫砂筋紋器造型中優秀的傳統經典之作。


         此壺造型從莖形蓋鈕如花蒂狀,逐漸延伸至壺肩壺身上部,氣勢飽滿,渾圓如玉。


  花蒂下逐漸展開花瓣至壺腹處膨脹至極,給人以心靈的震動。


 壺足亦呈展開狀,壺嘴壺把如花莖延伸,自然和諧,成完整玉蘭花狀。歷來為後代藝人仿造,成為楷模。



葵仿古壺  
  葵仿古壺是紫砂壺的傳統作品,是在圓仿古壺中用筋鑲、塊面轉折的表現手法製作而成。葵仿古以六棱葵瓣為圖案,加上嘴、把、蓋也用筋紋起線,使整個壺的造型協調統一。筋紋凹凸有致,氣勢挺拔貫通。作者張普泉,製作此壺顯現了他的精湛技藝。



龍帶壺  
  “龍帶”的來歷是指壺身上的裝飾線如黃帝的玉帶。圓形鼓腹,腹上漸斂,平底,灣流且長,口朝天,把手體圓,起凸圓蓋,扁圓鈕,與壺體協調。整器造型簡練大方,古樸雅緻,這是早期的幾何形圓器與筋紋器相結合的佳作。



  


竹段壺  
  “竹”是品性高潔的植物,尤其是在宜興這樣一個竹的海洋,竹,更是人們眼裡口中的愛物,竹子剛勁、清新、生機盎然、蓬勃向上。


        當春風還沒有融盡殘冬的余寒,新筍就悄悄在地上萌發了,一場春雨過後,竹筍破土而出,直指雲天,所謂“清明一尺,穀雨一丈”,便是對她青春活力和勃勃生機的寫照。


      當春風拂去層層筍衣,她便像個活潑的小姑娘,亭亭玉立在明媚的春光裡。到了盛夏,她舒展長臂,抖起一片濃郁的青紗,臨風起舞,婀娜多姿。暑盡寒來,她仍綠陰蔥蔥,笑迎風霜雪雨。  


       竹段便是以竹為主題的經典壺型,壺身採用的是古典造型,筆直而粗壯的壺身,給人一種踏實之感,壺嘴、把、蓋鈕亦取竹段,生動自然,挺拔清秀。竹自清高,壺亦清高。昔有東坡“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板橋竹石圖數幅,以達文人之意。今竹寓於壺,更顯清雅。時而似有古風輕輕徐來,時而又似有君子款款走來。



  


 魚化龍壺   
  為典型傳統壺型,是魚躍龍門之意.民國的唐樹芷所制小魚化龍壺鈕為卷雲狀,壺身淺塑波浪,波浪中龍伸出首部,龍尾捲成壺把,把上鱗片刻劃清晰.此壺紅泥製成,形體較小,做工精細.清代邵大享魚化龍為波浪堆塑得一層一層,立體感強,而波濤中龍露出頭部而不見爪,鈕為堆浪狀,裝在蓋裡的龍頭短而粗 。  


        而黃玉麟所制魚化龍,波浪立體感不強,波濤中的龍伸出半身,龍爪清晰可見,鈕也不作堆浪而作卷雲形,裝在蓋內的龍頭細而偏小。


      魚化龍壺製作因名家的不同而特點各異,如邵大享的龍不見爪,而黃玉麟,俞國良的龍爪清晰可見,唐樹芷的龍爪也不見,但邵大享用堆浪鈕,其後的黃俞唐又都改成雲形鈕,又具一定的時代特點。



南瓜壺  
   花塑器又稱為“花貨”,是對雕塑性器皿及帶有浮雕、半圓雕裝飾器皿造型的統稱。


       將生活中所見的各種自然形象和各種物像的形態透過藝術手法,設計成器皿造型,如將松竹梅等形象製成各種樹樁形造型。


       這種壺藝造型規則是“源於自然,而高於自然,造型不僅應具有適度性的藝術誇張,又應着意於風格瀟灑”。


      例如此類壺藝以松竹梅為裝飾題材時,勁松要刻划出枝幹勁拔,針葉挺秀,氣勢鏗鏘;秀竹則要求嫻靜有致,俊逸瀟灑;冬梅又須主幹蒼勁,寒中獨俏,素枝閒花,以簡為主,達到疏中見密,少里寓多,富有活力氣息的藝術效果。  


       “南瓜壺”,以瓜形為壺體,瓜柄為壺蓋,瓜藤為壺把,瓜葉為壺嘴,構思巧妙,雅而不俗,陳鳴遠作傳世品現藏南京博物院。


  


松鼠葡萄壺  
  


       大自然中的萬物,是取之不盡的創作源泉,紫砂花貨也不例外。


   將自然界中的物體形態去粗取精,經過藝術加工提煉,方成為藝術品。


     而松鼠葡萄作品也不例外,葡萄果實堆疊繁密,象徵著五穀大獲豐收和富貴。


     成串的葡萄還有“多”的含義,鼠在十二時辰中為子 ,喻“子”之意,葡萄松鼠合喻為“多子”“豐收”“富貴”。  


       松鼠葡萄作品古雅大方,且極具自然趣味,枝葉及葡萄繚繞壺的全身,數隻松鼠跳躍其間,憨態可掬,惟妙惟肖。


      壺蓋略凸,以葡萄枝為紐,彎曲有致,整個壺勾畫出一幅立體的藝術畫面,真正做到了實用與藝術的完美結合。



報春壺  
  報春原意就是立春前一日以及立春當日,讓人扮演成春官、春吏或春神的樣子,於街市、裡社道路上高聲喧叫“春來哩”、“春到哩”,將春天來臨的消息報告給鄰里鄉親。


        報春民俗的另一層用意在於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來。紫砂工藝師根據這一民間風俗,憑靠大膽的想像和高超的設計水平製做出了報春壺。


        報春壺的壺蓋壺把和壺嘴以樹木為形,壺身卻為圓壇形,恰恰顯示出報春壺美麗逼真。


        特別是壺嘴像勁松一樣向上傲立,代表着松樹的頑強生命力和不屈不撓的精神,同時也代表春天的到來和大地復甦,樹木伸開枝幹迎接春天。


  報春壺從古至今都受到文人墨客的喜愛。


 


  松竹梅壺  
  松、竹經冬不凋,梅則迎寒開花,故稱歲寒三友。



  梅、竹、石是取梅寒麗秀,竹瘦而壽,石醜而文,松竹梅被稱作“歲寒三友”,一向深受藝人以及壺友愛慕,尤其是文人墨客的追捧。


   的流把以梅樁位造型,壺身以梅枝裝飾,器型端莊精緻,堪稱雅緻。


     壺色澤肅穆,泥質細膩適手,乃是純正泥料所制,紫泥親茶性極好,因此此壺用來沖泡烏龍、普洱系列都極合適,為生手最愛。


      整款壺上豐下斂,圈底收縮,卷沿,與壺口一致。截蓋,壺蓋略微隆起,梅樁造型的壺鈕搭接呈橋形,更有小枝自壺鈕胥出,甚是生動。三彎流一側胥出一枝梅枝,貼於壺壁之上,幽幽生香。除卻梅花造型,竹子裝飾的壺同樣不俗。


  的流把竹節造型,壺鈕與壺嘴均有竹枝胥出,竹韻悠悠,清秀動人。


松的造型同樣不同凡響,松枝造型的壺嘴、壺鈕胥出松枝,松枝乃是綠泥裝飾,更有樹癭突出,生動逼真。


 


佛手壺


  
  


   佛手壺最早創於1300年前,而紫砂佛手壺的來源要從龍門石窟說起,在龍門石窟博物館陳列着一佛手雕塑,佛手雕塑纖如蘭花,作者見此十分養眼的雕塑心中靈感一現,想到了西遊記中的如來佛,正是這只佛手神通廣大協助唐僧西天取經,為還原西遊記中佛手的原型,作者製作出經典器型佛手壺,而紫砂壺的神韻便如同這佛手造型線條優美,流暢舒展自然。


      另一種關於佛手壺創意來源於一種叫五指橘的水果,其形狀如同五個手指握在一起,是一種仿生器造型,瓜蒂與葉巧妙連接,巧妙表現出紫砂的含蓄自然。


荸薺壺  
  初冬季節,是荸薺收穫的時候,黑褐色的荸薺,是孩子們喜食難忘的果實,它附着泥土,憨憨的外形,是那麼樸素,甚至有些醜陋。


        然而,一旦用清水洗淨,削去外皮,袒露出的竟是晶瑩剔透、潔白如玉的果肉。


       那蘊涵童趣的荸薺壺,以凝重的朱紅泥料塑出壺身,給人以成熟健康的視覺。


       蔣蓉在造型上,不求形似,而是以藝術誇張的手法,將荸薺的細微之處,以逼真的精雕彰顯出來。尤其是那荸薺芽狀的壺鈕,無疑是此壺的點睛之處,讓人望了會有種想去提一提的衝動。


   我們久逝的童年美好時光,就這樣被荸薺壺勾起,湧上心間。


    不知蔣蓉大師偏愛荸薺,是否因為那外形醜陋之果,雖出之污泥,但其內心卻是一派冰清玉潔。


 取荸薺之形,塑造紫砂;納清泉陽羡,滌盪心靈塵埃。



風捲葵  
  風捲葵因為其造型簡潔明快,曲線順暢自然,規範的圖案以及生動活潑的形態成為花貨的傳統經典器型之一,展示了花貨自然、生動細膩、生機勃勃的風貌英姿,象徵了生命的頑強以及長盛不衰。  


          相傳風捲葵是清朝制壺大家楊彭年妹妹楊鳳年所制,據悉雖然楊彭年自己是制壺高手,但當時的規定的是藝不傳女,所以楊鳳年剛開始對制壺一無所知,但有一次楊鳳年只是想到作業坊拿把壺澆花,才剛一進門便被哥哥轟了出來,說是女人不能進這個地方,楊鳳年心裡卻是很委屈,立志一定要學會做壺,從此楊鳳年便專心於制壺之上,這一學就是好幾年,當他能夠照着以前的樣式做出壺來時覺得這還不能顯示其真本事,便老想著要創作新樣式。


       一年秋天刮了好幾天的大風,花園中的花草被吹得亂七八糟,心裡想著想著突然看到在一枝花幹上項着一隻壺,但這壺的樣式以前從未見過,定睛一看原來是當年自己種下的錦葵花,它被風吹歪了又挺起來,花瓣也被吹得攏在一起,四周花皆被摧殘只有錦葵花依然如故,始終不散,於是以此為形經過無數更改後製作出此款風捲葵。


 



   印包壺


  
  印包壺之制始於時大彬,據載徐友泉、陳鳴遠亦擅此式。


      傳世印包壺近代為多,形制或正方或長方。大凡明末清初考,造型豐滿,折紋自然。


      細看印包方壺,雖用陶土製作,卻有布包紮的質感,褶襇規整勻淨,捲曲自然,巧以布結作截蓋,增添了幾分飄動靈巧的美感,也充分體現了紫砂的材質,便於製作多種造型的茗壺,達到題材所需的表現力。


  


 


 東坡提梁壺  
  


   傳說蘇東坡喜歡喝茶,當時的紫砂茶壺很小,喝了一壺又一壺,很費事。  


          蘇東坡就想做一把大茶壺,因此買來了紫砂天青泥,拍拍捏捏做了幾個月也沒做成一把像樣的茶壺。一天夜裡,小書僮打着燈籠來請蘇東坡去吃夜點心。


         蘇東坡看著燈籠計上心來,何不照燈籠的樣子做把燈籠壺呢?就這樣肚皮大大的燈籠壺做出來了,但又光又滑不好拿,於是搓條泥巴,這頭搭那頭,就像房屋上頭的梁,燒製出來後,蘇東坡提着"梁",於是就取名"提梁壺"。


    後來為了紀念這位大文人,後人就把這種提梁式的壺稱為"東坡提梁壺"。


  


供(龔)春壺


  
  在中國紫砂文化史上,供春是一個開創性的人物。


       他姓龔,名供春。明代正德年間,供春作為書僮隨進士吳頤山來到金山寺伺讀,閒暇時看到寺內老和尚用當地特有的紫泥捏製茶壺,飲茶參禪,此時已成佛界習俗。


       也許是出於好奇吧,他就取了老和尚洗手後沉澱在缸底的洗手泥,參照寺院內大銀杏樹的樹癭,做出了“指螺紋隱起可按”的供春壺。  


     供春壺造型古樸精工。溫雅天然,質純薄堅實。負有盛名。供春之壺,勝於金玉。


  周澍《台陽百詠》:“最重供春小壺,一具用數十年,則值金一笏。


       ”傳世的供春壺極少。1928年,儲南強在蘇州蒐集到一把供春壺,壺把的款識“供春”二字,缺蓋,後由裴石民配做。現藏北京歷史博物館。


      供春所制砂壺,款式不一,相傳他製作過“樹 癭”、“龍 蛋”、“印 方”等壺式。其中以“樹癭壺”最名貴。清末民初,仿製品甚多。供春樹癭壺簡稱供春壺。


 


  供(龔)春壺  
  在中國紫砂文化史上,供春是一個開創性的人物。


       他姓龔,名供春。明代正德年間,供春作為書僮隨進士吳頤山來到金山寺伺讀,閒暇時看到寺內老和尚用當地特有的紫泥捏製茶壺,飲茶參禪,此時已成佛界習俗。


      也許是出於好奇吧,他就取了老和尚洗手後沉澱在缸底的洗手泥,參照寺院內大銀杏樹的樹癭,做出了“指螺紋隱起可按”的供春壺。  


   供春壺造型古樸精工。溫雅天然,質純薄堅實。負有盛名。


   供春之壺,勝於金玉。周澍《台陽百詠》:“最重供春小壺,一具用數十年,則值金一笏。


     ”傳世的供春壺極少。1928年,儲南強在蘇州蒐集到一把供春壺,壺把的款識“供春”二字,缺蓋,後由裴石民配做。現藏北京歷史博物館。


  供春所制砂壺,款式不一,相傳他製作過“樹癭”、“龍蛋”、“印方”等壺式。其中以“樹癭壺”最名貴。清末民初,仿製品甚多。


  供春樹癭壺簡稱供春壺。


來源:百度貼吧-紫砂吧


 


 



 

Si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傳爐壺  
  傳爐壺,式度端莊,風格雅緻,隱隱然有古風韻,堪稱佳品。


有鑒於此傳統壺型由來已久,然欠缺考據,眾壺友多不知此壺,今東拼西湊,略言一二,聊做無米之炊。  


老子曰“大象無形,大巧不工”。


金砂認為制壺賞壺,到了極致就是看其氣度,觀其神韻。


至於細節的處理到顯得不過爾爾。


傳爐壺的特點正是如此!傳爐壺有着青銅器般的威嚴與穩重,它古樸典雅,曲線強勁有力,渾厚端正。


是方中有圓,圓中寓方的典範,要想做得比例恰當、珠圓玉潤,骨肉廷均實屬不易。


    自古以來宜興眾多制壺藝人均有製作,但都公認傳爐壺最為難做,這也是此壺市面上比較少見的原因之一。


    就其形式來說傳爐為傳統壺型,至清未曾改為四方傳爐,可為歷久彌新。


     現存最有名的傳爐壺當屬原藏於開四海家中,於1937年由清末民初壺藝名家俞國良用“大紅袍”泥料做制的一把。


    此壺方圓相濟,挺勻有力,色澤紅艷,光彩照人,是傳爐壺式的經典之作。還有現藏於香港茶具文物館的傳爐壺,為清末兩江總督端方在宜興定製,具手法來看也應為俞國良所作。


   只不過在傳統的基礎上稍加改進,蓋為橋扭。


  傳爐的名稱來歷又是什麼呢?似乎難以考據,但就作者的見解來說可能性有二。首先傳爐為古代道家煉丹所用之丹爐。葛洪是東晉時期著名的道教領袖,游盡天下名山,與丹術,醫道頗有心得。至


    麻姑神功泉(江西撫州南城)覺得泉水清冽脫俗,於是傳爐煉丹,留戀泉石之間,至今,葛洪仙井遺蹟猶在。


     麻姑泉釀酒又稱壽酒,洪祖以其水煉丹求壽成仙,而人壽之極致又稱茶壽。今以陽羡砂壺,仿傳爐之型,飲茶延年。真乃切情,切意。


其次,古時還有“金殿傳臚(爐)”一說,明清時代在殿試後兩天,皇帝召見新科進士。


    考取的進士們身着公服,頭戴三枝九葉冠,恭立於安門前聽候傳呼,然後與王公百宮一起進太和殿分列左右,肅立恭聽宣讀考取進士的姓名、名次。


     這就是“金殿傳臚”。“臚”有陳列的意思,“傳臚”就是依次唱名傳呼,進殿晉見皇帝。因古時候紫砂壺是士大夫階層的雅玩,將壺名取為傳爐,應有取其諧音後又取意自勉吧。



  僧帽壺  
  元代創製的瓷器造型。壺式之一,因壺口形似僧帽而得名,造型為口沿上翹,前低後高,鴨嘴形流,壺蓋臥於口沿內,束頸、鼓腹、圈足、曲柄。具有強烈的少數民族風格。元器形體敦實、壺頸較粗、壺流略短,明器壺流略長,清器頸略高,腹部略瘦。最早為元景德鎮青白瓷器。


    它最早出現的時間是元代,最早出現時的載體為瓷器。


    明以後隨着大量瓷器工匠轉移到紫砂器方面的製作後也將此器形移植了過來。


它的用途初期專為佛教僧侶飲茶,後來隨着時間的推移逐步變成普通人也可以使用的茶壺。




  菱形四方壺  
  方壺的美不止在點線面。一度空間指的是兩點相連成的一直線,二度空間是平面所呈現種種面相,三度空間是立體的概念,四度空間是加上本來就連轉不息的時間。


    在方壺領域裡有句話:“方非一式,方中寓圓”,意思是外形的方正中不要讓格局硬受限在線條上,方中不失圓融,圓融中仍保端正。  


    一把好的方形壺表現在線條上要又挺又直,不可偏扭與含糊。


   以直線與平面為展現精神的主軸,充分展現一股堅毅挺拔的氣能。


  在方的骨架中轉出曲折的線條與平面,靈活運用技巧,添加一些其他元素,讓剛毅的屬性添入婉轉柔順,這樣的線條會讓整把壺充滿流動感。


    菱形四方清爽流暢,直形壺嘴出水方便,方形壺把拿捏平穩,此種壺型用於收藏投資具有極大的升值空間。



  


四方壺  
  紫砂方器造型變化眾多,古有“方非一式”之說,主要有長方、四方、六方、八方、隨方、寓方等幾種基本形狀。在基本形態的造型處理中,又可以根據高中低,大中小,粗中細演變成幾十種不同的方器形態。


     亦有人在處理時與圓器、筋囊器配合,做到上圓下方,上方下圓,口方蓋圓,口圓蓋方。


也可以做到身圓嘴方,身方嘴圓,或是身圓把方,把圓身方等等。


總之,方器造型的變化可以隨着作者對形器的設計創意要求進行或圓或方的處理。  


      四方方器作品形體優美,工藝嚴謹,氣韻生動,造型古樸,技法獨特。整體壺行透露出豪爽、剛勁、正直的陽剛之氣;比例準確,口蓋緊密平整,塊面挺括,線條俐落,氣勢挺拔,力度到位,其工藝水平毫不遜色於其它造型。




  亞明四方壺  
  “亞明四方壺”整體造型比例協調;


   線面挺括有力;輪廓分明,全器氣勢挺拔;英姿颯爽,成就紫砂方器之美!     1960年前後,由著名畫家亞明(1924~2002;原江蘇省畫院副院長)設計,以方器、筋紋器風格見長的王寅春(1897~1977;建國初期的紫砂七大藝人之一)製作,合力完成!  


    橋鈕、方形壺把、方形壺身,整款壺棱面挺括,線條剛硬,猶如將軍風範。壺鈕為標準的拱橋,鈕孔為半月狀,做工一絲不苟,極為精細。壺蓋略微鼓起,由壺蓋至壺身,四條棱線清晰分明,乾脆利索,寓意善惡分明,將方器特色表達得淋漓盡致.



來源:百度貼吧-紫砂吧


 

Si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彬提梁  
         在今天的玩壺人看來,高20.5釐米,口徑9.4釐米的大彬提梁實在是一把大壺,可是在明末清初的時候,尚屬小物。

           時大彬最大的貢獻之一就是器型上“改大為小”,“改俗為雅”,奠定了紫砂壺基本的審美傾向,使紫砂壺能進入文人生活,成為文房清玩,提升了紫砂壺的文化內涵。


   這也讓時大彬成為紫砂宗源上的第一座高山,讓無數後人仰止。  


        粗看很不起眼!大彬提梁身筒成較大且豐滿的扁球形,上部圓環狀提梁粗大,六方三彎嘴,六瓣平扣鈕,壓蓋,圈底,溜肩,素身。  


       再看耐人尋味!身筒以實托虛,圓環以虛帶實,上下兩個圓弧構成的虛實對照,達到了視覺上的微妙平衡,整體上讓人感覺氣勢雄健,渾然一體。


 所謂“周接四海之表,浮於元氣之上”。  


  三看驚為天物!大彬提梁如佛趺坐,清風朗朗。


     《夢溪筆談》中說:“星辰居四方而中虛,八卦分八方而中虛,不中虛不足以妙萬物”。虛實結合猶如畫中留白,園林借景,疏可走馬,密不透風。


     這種古典美學的神奇光彩,閃耀在小說、繪畫、書法、戲劇、建築等傳統藝術的各個領域。



  瓦當壺  
  模仿古代器物,是紫砂壺的造型來源之一,瓦當壺為仿漢代瓦當式樣,造型獨特,一般壺體呈瓦當狀,造型以幾何線條為主,成型規範有致,線條流暢準確,壺身多有銘文.秦磚漢瓦為名貴之古玩,清代中葉以來猶受文人推崇.瓦當壺在配以名家之壺銘,意境更加古補,格調幽雅.最著名的為陳曼生的瓦當壺,做工挺刮,壺體正面刻行書”不求其全,乃能延年,飲之甘泉,”實為紫砂壺中難得的精品,也是文人參與合作制壺的典範。



  


    合歡壺  
  也是曼生之所愛;壺銘日:“試陽羡茶、煮合江水,坡仙之徒、皆大歡喜”。闡釋了“合歡”之義,若是東坡的門徒,三五知己,無酒有茶,品茗談天,足矣。  


     曼生在溧陽為官,上任伊始,便遇到運送“白芽”貢茶上京之重任。


  曼生召集故友親朋,全力以赴,因白芽乃是每年皇家欽點的名貴貢茶,須在清明之前作為十綱貢品茶中第一綱運至京城。


      曼生不敢怠慢,徵集、挑選、包裝,命人晝夜兼程,送往京城。終如期而至,龍顏大悅。消息傳來,曼生及其幕客好友皆欣喜。


       曼生設宴以賀。席間,曼生一時興起,揮毫潑墨,寫下“八餅頭綱,為鸞為鳳,得雌者昌”之墨寶。好友郭通提議,何不造壺以載此喜,曼生喜不自禁。


      席間鼓樂歡天,樂手執大鑔賣力敲擊,聲音洪亮悅耳,曼生乃性情中人,下席親自手持大鑔用力合敲,歡喜之情溢於言表。大鑔凹凸有致,合則響,合而美。


    曼生有感於大鑔分分合合,奏響人間歡樂,遂以合鑔為樣,合歡為名,設計出合歡壺,以朱泥造之,通體大紅,富含吉祥與幸福之意。


  此壺極富天趣,取皆大歡喜之意,適用於節慶、祝福聚會之場合以添樂趣。  此壺乃曼生喜極而制,故此壺風格綺麗,所謂霧餘水畔,紅杏在林。


  典美精工,餘味無窮。擁此壺而品茗,必逢喜悅之事。


  捧壺把玩,有如重回當年曼公呼朋喚友鼓樂歡天之場景,喜不自禁由壺傳。



  漢鐸壺  
  漢鐸,即漢朝之鐸。漢鐸,即漢朝之鐸。《說文》中對鐸的解釋是:鐸,大鈴也。它是器物的名稱。


         具體地說形狀有些像甬鐘,但體積小。梅調鼎(1839—1906年)字友竹,號赧翁,慈溪人,長期在慈城居住。有人稱讚他是清代書法家中成就最高的一位。


   其為之作銘的漢鐸壺可算是目前在紫砂歷史上最據研究價值的漢鐸壺了。


   此壺壺身由正楷“漢鐸”二字,下刻行書;“以漢之鐸,為今之壺,土既代金,茶當呼荼。”有詩日:人間珠玉安足取,豈如陽羡溪頭一丸土。


   暗喻了梅先生自己雖終身為布衣,以賣字謀生。


    卻是重節操的一方名士。  鐸為方彤,頂卜有一個短柄,腔內有舌,可搖擊發聲。舌有銅、木兩種,銅舌者稱金鐸,木舌者稱木鐸。


   “鐸”除了做為樂器以外,其作用從歷史上各種古籍的記載中歸納來大概有兩方面:“文事奮木鐸,武事奮金鐸” 


 (一)、文事奮木鐸——和平時期的文化宣傳。在古代,天子為了瞭解民間的社會風氣,人民的生活狀況,每到春天會派專人到各處採集民間的詩歌,這種行為也就是現在的所說的“採風”,歸納總結後報告給朝廷加以考察。同時鐸的聲音宏亮,而且傳得很遠,也有使天下皆達道的喻義。這裡鐸的木舌可比作教師的教化之舌。  


(二)、武事奮金鐸——戰爭時期的司令工具。


  古時的軍事長官曾揮舞旗幟召集村民,在田野練習佈陣和戰法,瞭解擊鼓鳴金等軍事號令。每隔三年,則舉行更大規模的集體軍事訓練。


    我們看古代打仗的小說,經常有鳴金收兵一詞,鳴金即鳴鐸,就是搖大鈴鐺。  


   寶鐸含風,響出天外。


   隨着社會的發展,以後鐸的作用更主要集中於樂器和建築裝飾了。


   目前我們能經常見到的就是古建築四角的鐸鈴裝飾。



  洋桶壺  
  紫砂洋桶壺是紫砂茗壺名種裡較為常見的一種款式,亦是一種茶壺款式的專用名稱。


      紫砂洋桶壺自清末民初創製以來,以其造型簡練,使用方便,是宜把玩,便於提攜,便於茗泡而一度盛行,併為大多數茗壺愛好者接受,嗜好、收藏而成為紫砂光貨素器類經典傳統作品之一。


    俞國良、汪寶根、儲銘、顧景舟、何道洪等等藝人,無不為紫砂洋桶壺的流行發展作出了較大的貢獻。



匏尊壺  
  《說文》:“從包從瓠。包,取其可包藏物也。


   ”按“瓠”(hù),葫蘆,一種圓大而扁的葫蘆,即匏瓜。


    匏尊:以干匏製成的酒器。蘇東坡《前赤壁賦》的“駕一葉之扁舟,舉匏尊以相屬。


     ” 一代大文豪蘇東坡的黃州生活和“匏尊”的命運,何其相似?匏尊是匏瓜做的飲具。


        匏瓜,瓜不供食僅於做水瓢,俗稱“葫蘆瓢”,匏瓜,古代用作男人無妻的象徵。


  由此引喻人不受重用,不得出仕,或久任微職,不得陞遷。


    匏有苦葉,孤獨無助,苦啊!  蘇翁豈止孤獨無助、不受重用,還蒙冤入獄,險些掉了腦袋。


      他從監獄出來,以一個流放罪犯的的狼狽,出汴梁,過河南,度淮河,抵黃州,住進一座寺廟,環顧四週一片寂靜,舉目遠近無一個親戚,連一個朋友也沒有。


      孤單的像匏尊,悽楚的似匏瓜。這時他喝水、飲酒,用的也只有那匏瓜做的水瓢。


      匏尊,難以登堂入室的民用品,在這時走進了蘇翁的生活,化入了他的辭賦。


      匏瓜幫助了蘇東坡的苦澀生活,蘇東坡也成就了“匏尊”的千載詩話,緣分吶。  


       匏瓜成熟才可作匏尊。悽苦生活在黃州的蘇東坡,他從“烏台詩獄”的災難中成熟了。


        他成熟在窮鄉僻壤的黃州,成熟於無親無友的匏尊旁,他成熟的象徵,就是那《念奴嬌。赤壁懷古》和前、後《赤壁賦》。


  匏尊和辭賦一同向今天走來。  


   蘇東坡心中匏尊的命運和他自己多麼相像、多麼和諧,孤寂沉靜,且又有成熟後的厚實圓潤。紫砂“匏尊”壺的形象,創意來自這種有苦意的匏瓜。


     陳曼生設計的十八式中有四款壺是有關匏瓜的,經典的“匏尊”壺,就是他“匏壺”的昇華。


      看來陳曼生也是讀懂了蘇翁的“匏尊”和他在黃州的艱辛生活與辭賦創作,不然如何解釋他四分之一的創意都來自有苦意的匏瓜。


 


  思亭壺  
  在朱泥壺中,惠孟臣.惠逸公.陸思亭諸家原皆為清代制壺好手。  


         早期的思亭壺,壺嘴曲度較小,流口簡練,以竹刀落款於蓋口牆沿,筆致尚稱工整;年代稍晚些的思亭壺,風格柔美,曲線明顯,流口較尖,署款則各式皆備,有竹刀寫刻,也有鋼刀雙鈎刻,罕見鈐印者。


     思亭壺式以其俊秀高雅,留名於朱泥陶史。閩南俗諺:「一無名,二思亭,三孟臣,四逸公」。


     思亭排名優於孟臣,有可能是思亭壺式俊挺,佇立茶船之中,有若蟜龍昂首,氣韻出眾。



  


扁腹壺  
  扁腹壺,或者叫扁仿鼓壺,依壺身矮,壺口大而得名。


    日本奧蘭田君對壺之理趣有此論述:“知理而不趣者,獨取小與直,而不取大與直。


     知理又知趣者,不論大小曲直,擇其善者皆取之。知理而不知趣,是為下乘,知理知趣是為上乘。”此壺理趣兼得,當屬上乘無疑。理,此壺身線且口大,宜泡綠茶,一彎流出水條索長且涎水。


    壺把端拿,甚是輕巧,亦感舒適,平衡點恰到好處。


    趣,整體協調、對稱,且節奏感強烈。若俯視,鈕蓋、肩、腹五個圓圈,如漣漪蕩漾,十分悅目。蓋邊線略強於口線,正合國人天蓋地之理念。壺蓋倒置亦無傾斜之慮,也是一趣。此壺泥佳、工精、造型美、難度大,宜用宜賞,內涵深,回味長,實乃上乘中之經典之作。



  漢瓦壺  
  漢瓦屬於圓器當中的一種,歷來多位藝人都有仿製此種款型,而之前楊彭年的一款漢瓦壺卻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是圓筒形壺體,上侈下教,短流勢較直。


   蓋平略見弧,橋式鈕,鈕面陰刻海棠紋樣。


    泥質堅結,砂色暗紅。壺蓋子口製作圓而不規,轉捻即緊,拈鈕可以翕起全壺。


  壺身鎸楷書渴語:“放下屠刀否,心蓮頃刻開,三千今世界,開眼見如來。


   ”署名“金冬心意門”。


  又刻坐佛一尊,落款“兩莑居士羅聘畫”。蓋面刻行書“蕉雪子摹、己卯冬月作”凡九字。底鈐陽文篆書“楊彭年造”方印。



  


葫蘆壺  
  葫蘆壺是曼生十八式中的一款,深得藝人們的喜愛,更是玩家的收藏佳品,時下最珍藏的便是楊彭年制的套環鈕葫蘆壺,這款壺器身灑冷金斑,壺體設計新穎。


       造型呈葫蘆狀,壺流短直而微向上翹,把成半環形,蓋頂設有套環鈕裝飾。整器形制的線條以渾圓為主,十分流暢。


        壺腹陰刻行書銘文:“為惠施,為張蒼,取滿腹,無湖江。”署“曼生銘”。


     把梢下有“彭年”方印,壺底鈐“阿曼陀室”方印。


      此乃陳曼生、楊彭年兩人默契配合所制之壺,可謂珠聯璧合,“壺依字傳,字隨壺貴”,為鑒賞家視為鍾愛的“曼生壺”。




 美人肩壺  
  美人肩紫砂壺宛如古代女子端莊可愛,帶點宮廷的雍容華貴,又不失大家閨秀般的妖嬈。


     型飽滿,大方得體,以體現圓潤的壺身為主,壺蓋與壺身彷彿合為一體,沒有空隙,用手撫摸上去,能感受到它的溫暖。  


        美人肩作為傳統器型是由清代的老作品演化而來,是一款經典器型,同一種器型在不同的工藝師手裡能夠表現出不同的神韻與氣韻來,以古代美人的肩線及豐腴美妙的曲線,幻化出動人心弦的壺形;此壺製作上最難之處,在於用全手工打出柔順怡人的線條,及蓋面和壺身的過渡,與流暢無礙的長三彎流,故由古至今皆被陶家視為最難掌握的造型品種之一!



  柱礎壺  
  柱礎也是曼生設計的一種壺款之一,其造型穩重而大方,這也是因為他的造型來源於古代使用十分普遍的柱礎。  


       柱礎,是用來承受房屋立柱壓力的一塊墊基石,在古代的時候古人為了不讓木製的立柱受潮濕而腐爛,於是在木柱的底下墊一塊石墩,使柱腳與地隔離開,起到了相對防潮作用。


       只要是木架的房屋每一根柱子都有一個柱礎,缺一不可,在防腐爛的同時又加強了柱基的承壓力,所以在古代人們對礎石是十分的重視。


        隨着年代的推移,柱礎也因需求發生變化,柱礎漸漸成為柱子的收頭,使得單調的柱身發生視覺上的變化,後期更是在柱礎上使用雕刻藝術,使得民間的建築花樣繁多,後人更是將柱礎演變成具有審美功能的裝飾,成為藝術品。  以柱礎為壺型,使壺顯得別緻且優美,更顯示其穩重,此壺型亦一直流傳下來。



  


一粒珠壺  
  一粒珠造型古樸,古韻盎然,莊重又不乏新意,典雅大氣又不失陽剛之氣,造型惹人喜愛。  


        一粒珠如西瓜的壺型,可以使人清心安靜,來洗滌塵間煩躁的心情,原因在於有句話如是說:若瓜時,輒偃臥以瓜鎮心。


       但一粒的造型又如同一顆珍珠般珠圓玉潤,飽滿而剔透,壺身一大珠,壺鈕一小珠,如同“母子珠”般形影不離。


       然無論型如哪種造型,一粒珠大度豁達的造型以及其細膩精緻都是一樣的。  


      所謂“茶禪一味”,品茗需要靜心靜氣,一粒珠帶來的高雅意境能給人一種安和的心情。  


       一粒珠式紫砂壺款型由來已久,形制上對壺的整體性要求比較嚴格,要求整器有飽滿的力度和整合的視覺觀感。壺體滾圓狀,無頸,流嘴略彎,口蓋為嵌入式,小圓珠鈕,為傳統曼生十八式造型,俗稱“一粒珠”,渾圓可喜。



匏瓜壺  
  匏瓜壺是曼生十八式之一,與曼生葫蘆有異曲同工之妙,然其獨特之處亦是其他造型無可比擬的,把玩此壺有如返璞歸真之意,此壺最初用意是以解相思之若。  


        曼生為官之後因為清朝相關制度規定有些官員是不可以帶家眷在身邊的,所以曼生只能與妻分隔兩地,無法長相廝守,因為曼生愛壺成痴,便想到以壺寄相情,然不管怎麼設計都沒有一把讓自己中意的,有一次他無意中讀到曹植《洛陽賦》中一句話:嘆匏瓜之無匹兮,詠牽牛隻獨勤,被其中的匏瓜吸引,仔細研究得之這是葫蘆的變種,又叫瓢葫蘆,更有意思的是在古代匏瓜是男子無妻獨處的象徵,這正與此時曼生的處境極為相符,於是找來一匏瓜日日觀察創作出此款匏瓜壺。  


  曼生寄情於物,表達了對妻子的思念,因而紫砂壺也是世人情感的一種寄託!




 


 孟臣壺   
  紫砂壺中的微小紫砂壺,為沖泡“功夫茶”的茶壺名。


     廣東潮州、汕頭、福建廈門漳州、泉州一帶喜歡“功夫茶”,茶葉獨取烏龍,沖泡方法也諸多講究:所用茶葉大不盈握,壺底刻有“孟臣”的銘記。


     孟臣壺名源自明代宜興陶藝師惠孟臣製作的紫砂小壺,因其造型精美,別開生面,且落款“孟臣”,故而得名。




 


 


  湯婆壺  
  “湯婆”原為盛熱水放在被中取暖用的扁圓形壺,一般是用銅錫或陶瓷等製成。


 清•趙翼“今人用銅錫器盛湯,置衾中暖腳,謂之湯婆子”。  


 器型古拙有明季遺風,壺型簡到極致,古樸超越一切,實用性超級。


壺身飽滿,壺壁挺秀,端莊古樸。


看似純實用的茶器卻藴生出美學上的高點。反而使觀賞者生出油然的摹古之情。




  唐羽壺  
  《唐羽壺》為光素器形,為創新系列作品中經典之佳作。


  創作構思源於唐代宮廷中的羽觴壺,它的造型與之非常貼近,須知,唐人飲茶並非今日沏茶,而是用類似如今沱茶樣的茶團和茶餅研碎放入壺中,文火之上慢慢煎煮。


     有點類似現在煮咖啡。因而壺的手柄一般都較細長,似有羽翼飛昇之感。他的創意也可以詮釋為唐代陸羽之壺。手中把玩似有拉回時空,重溫唐風,再現歷史的美妙感覺。



線圓壺  
  線圓壺是一款經典器型,作為圓壺中的經典,被不斷的效仿和演繹,圓壺一直是紫砂藝人所忠情的一種器型,而圓器又是由不同方向不同曲度的曲線組成,講究的是珠圓玉潤,比例協調,雋永耐看。




  集玉壺  
  壺以玉為題,故名“集玉”。


    壺身為扁圓柱形,似用兩大玉璧疊合組成,壺腰用玉飾紋凹凸線分界,束出壺身骨秀神清之姿。肩腹用弧線交接,底足用兩條直角線階梯收縮,烘托出壺體剛健婀娜之態。


    壺嘴方形,方中帶圓,根部刻龍首玉紋。壺蓋形似圓璧,蓋紐飾環,玉魚拱形。整體裝飾和諧協調,瑩潔圓潤,韻味雋永,格調高雅。  


    1978年由高海庚設計、周桂珍製作的《集玉壺》被選作國家領導人出訪外國的禮品。具有中華文明遠古尚禮之法,凝聚了先人對於天。


  地、生靈的敬畏和精神交融。


  附以當代審美,有國之權重,民求田豐,文賦閒雅,理博蒼穹,儒道通達,融於當下之合。確有“集玉之優美、博古之精華”之美,堪當國禮。



來源:百度貼吧-紫砂吧


 

Si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虛扁壺  
  “虛扁”自明末即有,散見於各大紫砂典籍圖譜


此壺式在各個時代都有名家加以臨摹再創作,佳構不絶。  


         “虛扁”是紫砂傳統全手工成型中最難得的器型,行話“造型扁一分,成型難一分”,從圍身筒成筒型,然後用“泥拍子”一下一下的拍成這麼扁,力要勻,扁又不能塌,對於全手工操作技巧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笑櫻壺”發自明代,型制沉重紮實,有種絶不妥協的硬漢風格,有行家以激昂之態,介紹其沖茗特性:“冷酷的外表,蘊藏着火熱的心,沖茗熱情豪放,醇厚而韻強,香甘溫甜,明快果決,壺中英雄也!”  


     


      笑櫻,以交融而又諧調之態漫流的幾種色彩,表現出傳統文化中的“君子和而不同”的精神內質。


       理論學者解釋說:“和”通“合”,都是一種含蓄的“吉祥”文化心理法則。


  “和”代表順和、祥和、和氣、和諧,表現一種舒展開闊的生活情感;而“合”代表融合、綜合、合適、合作,表現一種中庸淡定的處世態度。



德鐘壺  
  “德鐘”壺型為鐘,“德”是修辭,最俱代表的作品便邵大亨的德鐘壺,大亨所創光素造型代表作中的又一佳器。


    器形端莊穩重,比例協調,結構嚴謹,泥色紫潤,系最佳天青泥之呈色。


技藝手法的表現已達紫砂傳統基礎技藝的巔峰。壺身手感極佳,觸摸舒服,造型簡潔質樸,一洗清季宮廷之繁縟習氣。壺蓋內有“大亨”楷書瓜子形印。



  
  
龍蛋壺是紫砂壺器型中的經典一類,其圓滑可愛的造型深受壺友喜愛。作品做工小巧精緻,壺身通體為蛋狀,壺身光滑圓潤,短嘴為直流狀,倒把拿捏方便,扁圓珠紐。
  關於龍蛋壺的起源,有這樣的記載,清代吳鼎梅《陽羡茗壺賦》:“圓者如丸,體稍縱,為龍蛋。


     


 


    ”這是最早的龍蛋壺式。
  “龍蛋壺”造型取於蛋形,在詩經《貔貅出世》中記載,龍的九太子貔貅是從龍蛋中破殻而出的,而在民間,貔貅既有闢邪的意思,又有家有貔貅萬事無憂的含義在裡面,在東方文化中,龍又是一個至高無上的吉祥圖騰,以“龍蛋”來命名,是一種美好的祝願與寄託,圓潤可愛的造型,吉祥美好的寓意,讓這個“龍蛋壺”平添了一種拙味和稚氣的親切感。


 


 潘壺  
  


     據《陽羡砂壺圖考》記載,潘仕成字德畲,為清道光廣東番禺人。


            先世以鹽賈起家,累官至兩廣鹽運使。


       由於潘氏家傳素嗜飲茶,便在宜興訂製專屬紫砂壺,一則自用,一則往還餽贈。


       潘氏訂製的紫砂壺形制固定,且慣於將印款落於蓋沿之上,壺底及他處反而不落款,所用印款均為陽文篆字「潘」印。


 由於潘氏聲名遠播,世人乃將此一形制紫砂壺稱為[潘壺]  


      潘仕成祖籍福建蒲田,用朱泥小壺喝茶的習慣應源於此,因而所有正宗由潘仕所設計訂製的潘壺均應是朱泥小紫砂壺!一般是三款,分標為高潘、矮潘、中潘。
  壺腹作扁柿形者,曰“矮潘”;器身稍高,近扁球形曰“中潘”;器身高,近梨形者,是為“高潘”。


        潘壺一般為閩南人家泡工夫茶用,但據當地鄉人表示,潘仕成祖籍莆田一地,因以潘氏為榮,在女兒出嫁時必以一潘壺為嫁妝,希望在夫家相夫教子,能像潘仕成般的榮華富貴。所以多要求為宜興紫砂潘壺,絶少用土產的汕頭壺。


       通常這種隨嫁的紫砂壺潘壺並不一定用作泡茶,也有置於梳妝台裝髮油之用,且女主人百年之後,多作為陪葬物,以示對娘家養育的感念之意。


 


 周盤壺  
  


       曼生喜好夜讀,每每捧捲至深夜,間或倦怠,品茶以緩之,閉目靜思:


       十年寒窗無人曉,一舉成名天下知,而其中艱辛唯有自己能夠體味,更何況為官處世為自保有時不勉強己所難……思之不免惆悵,起身信步,恰見置於小桌之羅盤,隨手撥弄,見其勺柄經由其轉,卻始終如一,指向一方。  


      曼生感嘆,羅盤雖如銅勺,表面圓通,卻堅持己見,曲直合一乃為人之道也。


      遂以羅盤為原型,繪壺以省之,名曰周盤,此壺圓潤而不失剛勁,周盤暗藴太極,有形而無窮,或曰大視野,寬胸懷,任憑大風大浪,我自巍然不動。  


      坡頸平口,平蓋扁鈕,泥質紅潤,遒勁中出媚姿,縱橫中見遺韻,肅然絶俗。


        寓意為人處世,寬容大度,能屈能伸。


  其境界有如將白雲、清風與歸,遠引若至,臨之已非。誦之思之,其聲愈希。擁壺自省,以淨其身。


  相逢重大抉擇,執周盤品清茶,三思而後行,方能至方至圓。


 


 鷓鴣提梁  
  


 


 


        這把提梁壺的造型為扁圓形壺身,把手為見棱見方的三柱高提梁,從側面望去猶如一隻飛翔着的鳥兒的頭部.原創者顧景舟大師為其命名“鷓鴣提梁壺”。  


        因鷓鴣這種鳥的叫聲聽起來像就是“行不得也,哥哥”,故古人多在憶悼哀思時選用鷓鴣做詞牌,在“鷓鴣提梁壺”的底上顧景舟先生留下了這樣的刻款:癸亥春,為治老妻痼疾就醫滬上,寄寓淮海中學,百無聊中摶作數壺,以紀命途坎坷也。


         景舟記,時年六十有九。顧老晚婚,需五十才與比他小十一歲的徐義寶結婚,僅共同生活了不到二十年,徐患鼻咽癌,越過這個鬼門關幾乎無望,顧景舟預感到妻子此病的凶險,彷彿聽到了鷓鴣“行不得也,哥哥”的悽惶叫聲,從而在這只外型仿鷓鴣鳥的壺身上寄託自己淒血哀號。


 


 華穎壺  
  此壺顧景舟先生根據傳統壺體演變所創作品,名為華穎。


     在古字中沒有“花”字,“花”為後世字,故而古時“花”亦用“華"”代之,華穎的“華”意為“花”,華穎所表達的意境為:招展的花意。  


        作品摘手圓、蓋圓、壺身圓、三圓壘疊在圓壺底上,分外精神,遙望猶如花苞初綻。從“掇球”變形而來。



  文旦壺  
  


             


         文旦創於明未清初,形與西施、貴妃壺相近,後兩者為清中末後所創,重玲瓏嬌秀,前者則重古拙,這也與當時藝術審美注重相關,“文旦”文字釋義為:“文”指柔和、外表、容態;“旦”指戲曲中扮演女性的角色。文旦壺曾一老壺銘:何必鳳凰誇御茗,浣女詞前落日塵,松竹開三逕,花落鳥啼水自流。


     亦有書記載:文旦“果之美味,江浦之橘,雲夢之柚。


      ”那麼由此可知,文旦壺在這裡的創意又似乎是水果柚的仿生器,文旦柚,金黃色,食之清甜甘酸,金黃色本身就是一種艷麗的顏色,而那成熟的果實清甜甘酸的滋味,就像女人的情感,含蓄而綿長。


    在這裡,一把紫砂壺的仿生態,也充分體現了古代女性化的柔美與雅麗。


         現文旦、西施、貴妃變化很多,每個陶手都以自己的方法在演繹而成,高矮肥瘦,自然壺名也讓人有點難以分辯。  清代文人吳梅鼎曾經稱讚文旦壺說:“至於摹形象體,殫精畢異;韻敵美人(美人肩),格高西子(西施乳)。


      ”是啊,在文人的眼中,文旦壺的韻味風格堪比美人之肩,柔若無骨;又似西施那動人的曲線,丰神綽約,俊俏天成。


 


容天壺


  


        取材於源於佛教中的大肚羅漢,取名源於“肚大能容天下事”。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呂堯臣首創,早期作品壺形偏低,後來壺形較高。


   要體現此壺的氣韻的確很難,需要做壺之人用心體會。


在氣韻飽滿的壺身上添加一微微矮頸,壺蓋增高成半球狀,平添拙樸童趣。


    出水效果極佳,用起來確實方便舒適。視覺上穩重大度,在質樸中見深厚。  相傳是在唐末五代時,浙江奉化有個名叫契此的和尚,號為長汀子,他身材短胖,言語無定,隨處坐臥,經常以仗背一布袋入市,四處化緣,見物則乞,人稱布袋和尚。


 據說他能示人凶吉禍福,而且非常靈驗。


   在臨終之前,曾說一偈: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後來人們就把他作為彌勒菩薩的化身,先是在江浙一帶,民間都畫他的圖象供奉,後又在寺院塑其形相,這就是現在寺院中大肚彌勒像的由來。


   契此和尚圓寂於後樑貞明三年(公元917年),因此將其形象作為彌勒菩薩供奉,當是宋代以後的事情。杭州靈隱寺飛來峰有大肚彌勒造像,是飛來峰最大的一龕佛像,南宋造像。


 


來源:百度貼吧-紫砂吧

Si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人曾經收藏的資料,現拿來分享,供大家交流也為新人提供幫助。
  


                                                


西施壺  
  原名西施乳,言壺之形若美女西施之豐乳,確實此壺像豐滿的**,壺紐像**,流短而略粗,把為倒耳之形,蓋採用截蓋式,壺底近底處內收,一捺底,後人覺“西施乳”不雅,改稱“倒把西施壺”。



 


龍蛋壺(一)                                                                          文旦壺(一)


   


龍蛋壺(二)                                                                         文旦壺(二)


 


文旦、龍旦和西施三種壺形有着直接和間接的關係


三種壺都屬於截蓋壺。


     文旦:為南方的一種水果,也叫柚子,是按照這個原型做出來的。  


  首創者徐友泉,明末清初吳梅鼎給了徐友泉極高的評價,稱“若夫綜古今而合度,極變化以從心,技而近乎道者,其友泉徐子乎。


     ”吳梅鼎之所以為世人所識,實在是因為寫了一篇千五百字的《陽羡茗壺賦》。


      吳氏曾祖是明正德進士吳頤山,正德進士何許人也,不太清楚,只是他的家童名聲太盛,叫“供春”。


       吳頤山少時在宜興金沙寺讀書,家童供春服侍少主的同時,據說偷學了寺僧制壺,不經意間,成了紫砂壺史上的鼻祖。然後經歷了趙梁、董翰、元暢、時朋“四大名家”,然後是時鵬之子時大彬一家獨大,時大彬有一高足,就是徐友泉了。而吳梅鼎的父親和徐友泉交好,並請其到家中研製紫砂壺,成就了一段佳話。吳梅鼎更是耳濡目染,友泉晚年自嘆“吾之精,終不如時之粗”時,他不知道,紫砂史冊上,已經有了他濃重的一筆。



  半月壺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唐朝詩人張九齡竹下的知古名句在構築美妙意境的同時,也給壺藝創作留下了極大的想像空間,可以用紫砂壺詮釋對生命、文化和藝術的理解。


     每位藝人在創作“半月壺”時就是順應詩人意地間,怡情自然的人生思索。  


  半月壺一直以質樸無華、典雅端莊而獨占一席之地,從古到今長盛不衰,正所謂“弱水三千,僅飲一瓢”。


      半月壺協調和諧、舒張簡潔、前呼後應,一張揚、一內斂,張弛有度,仿似一篇美文,越讀越醉,半月壺營造的是一種源於心錄上對團圓期盼。所謂“明月千里寄相思,半月萬里思更濃”;一把壺訴說的不僅僅是單純意義上的思念,更表達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月圓人圓”的嚮往。


 




  石瓢壺  
  “石瓢”最早稱為“石銚”,“銚”在《辭海》中釋為“吊子,一種有柄,有流的小烹器”。


      “銚”從金屬器皿變為陶器,最早見於北宋大學士蘇軾《試院煎茶》詩:“且學公家作名欽,磚爐石銚行相隨”。


      蘇東坡把金屬“銚”改為石“銚”,這與當時的茶道有着密切的關係。蘇東坡貶官到宜興蜀山教書,發現當地的紫色砂罐煮茶比銅、鐵器皿味道好,於是他就地取材,模仿金屬吊子設計了一把既有“流”(壺嘴),又有”梁”(壺提)的砂陶之“銚”用來煮茶,這“銚”也即後人所稱的“東坡提梁”壺,這可謂最早的紫砂“石銚”壺。   從留傳於世的石銚壺看,至陳曼生、楊彭年時期,已有了很大的變化,更趨向文人化、藝術化。


     “曼生石銚”主要特色是上小下大,重心下垂,使用穩當,壺嘴為矮而有力的直筒形,出水暢順,壺身呈“金字塔”式,觀賞端莊。


     “曼生石銚”與“子沾石銚”相比,雖同為彭年所制,但前者更顯飽滿而豐潤,後者則剛烈而古拙,這可能是因人的個性而在壺的藝術上表現。  


     那麼,紫砂“石銚”何時稱“石瓢”呢?這應從顧景舟時期說起,顧引用古文“弱水三千,僅飲一瓢”,“石銚”應稱“石瓢”,從此相沿均稱石瓢壺。




  仿古壺  
  一說清代邵大亨初創,原意是壺體仿照鼓型,後人仿製做這種壺形就成了仿古代壺型的意思了。  


        另說最早見於近代趙松亭按吳大徴授意所作,身扁、腹鼓、頸高、蓋板平滑,壺蓋與口沿子母線吻合嚴密,合成圓線飽滿,扁鈕有力,虹鈕有勢,二彎流胥出自然 ;圓圈把勻勢而起,有些款把圓下有垂,富於靈動,整體骨肉亭勻,收展有度,有一氣呵成之暢。



  井欄壺   
  顧名思義,其造型源於井欄。“井欄”一詞,傳統文化中多見,如“命理之學”中有“井欄”一格,陳式老架二路太極拳譜第四十一式為“回頭井欄直入”。


     實際生活中的井欄即井之護欄,亦名井床,井幹。古人掘井多置井欄,有的還置井蓋,井頂,井亭,它們即可護井,又能起到美化環境作用。




   掇球壺  
  掇,落起來的意思,掇球,落起來的球。掇只掇子沒什麼區別。


     掇只是大亨原創,掇球壺是典型的幾何型傳統圓壺式,也是最優秀的紫砂壺代表款式之一,它的基本造形是壺鈕,壺蓋,身壺,由小中大三個順序排列的球體組成,壺腹為大球,壺蓋為小球,似小球掇於大球上.故稱掇球壺.掇球壺在蓋沿和口沿各塑一條粗細不同的燒線,這種上粗下細復合在一起的雙線,稱為天壓地或文武線,子母線。民國時期程壽珍所作掇球壺為掇球中的精品。



  秦權壺  
  秦權:秦統一六國後統一了度量衡,“權”就是用來稱量重量用的秤砣;“秦權”壺就是仿其外型。誰最早創製了秦權壺,不得而知。


    但晚清梅友竹與韻石合作,一如當年陳鴻壽與楊彭年的傳奇。


   紫砂題銘,直追曼生,神采翻飛。“載船春茗桃源賣,自有人家帶秤來。” 桃源賣茶,以壺為秤。充滿了想像的意境和瀟灑不覊的情趣。  


  最早秦權壺採用的是環耳形把手。


後來不知何人所為,改成了龍形把手。


龍之於中華文化,有着數不盡的故事。


      《山海經•海內經》中說,禹的父親鯀,為了給百姓治水,私自竊取了上天的息壤,被天帝殛殺於羽山之野,終年不見天日,只有叫做燭龍的神龍,口銜蠟燭,帶來一線光明。


       鯀死後精魂不散,屍體三年不腐,天帝怕他復活,派人帶“吳刀”為鯀剖腹。


在鯀的軀體被剖開的時候,從他腹中跳出一條虯龍,盤曲騰空,這就是鯀的兒子大禹。


而鯀的屍體也同時化為一條黃龍,沉入羽淵。


        另外,在大禹治水過程中也得到了應龍的幫助,進而奠定了夏朝建立的基礎……秦權為壺,氣度泰然,剛正不阿。


  光面古拙中意象萬千,顧老更是將秦權做成了素器的巔峰典範。



  掇只壺  
  《宜興縣誌》中提到有一把壺,“一壺千金,幾不可得”。


  千金之壺,可以說是價值連城,稱得上是壺中之王了。


     那麼,這究竟是怎樣的一把紫砂壺呢?  


       《宜興縣誌》中記載的這把千金之壺是一件被稱為“掇只”的紫砂壺,“掇只”是紫砂壺造型中特有的一種壺型,造型像是把許多球狀和半球狀堆積到一起,由於掇在漢語裡有連綴堆疊的意思,因此,這種造型的壺被稱為掇只壺。


   《宜興縣誌》中記載的掇只壺之所以價值連城,一個重要原因是它出自宜興制壺大師邵大亨之手。



  茄段壺  
  茄段壺,造型靈感來自枝頭成熟的茄子,若要達到較高的藝術表現力,最佳須使用特級紫茄泥。  


以茄蒂為壺紐,生動有趣;氣度飽滿,將張力處理在欲破不破之間;流、把的呼應自然順暢,靜動如一。


     壺面充分表現出紫砂的種種優越屬性,色澤暗淡沉樸,如紫水晶深邃,如古玉溫潤。  


欣賞茄段壺可以從可感受到自然的力量以及生活的魅力,體會到藝術的魅力!



  水平壺  
  在明之中期盛行品茶,故小壺開始得以流行,不過,水平壺的出現也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當時工藝製作水平的提高,容量很小,是中國廣東、福建一帶喝“功夫茶”的器具,在東南亞一些國家和地區也有一定市場。


  因為喝"功夫茶"時,壺內要放很多茶葉,僅用開水沖泡,茶汁出不來,還必須將壺放在茶碗或茶海內,用沸水澆淋茶壺的外面,使茶壺浮在熱水中,才能使茶葉泡出來,這就是水平壺名稱的由來。  


最著名為惠孟臣水平壺。




 來源:百度貼吧-紫砂吧

Si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亨掇只壺



      “大亨掇只壺”,壺身長近一尺,高過六寸,壺色渾厚深沉,瑩潤如玉,造型古樸端莊,穩重,氣度不凡,充分體現了邵大亨精妙絶倫的壺藝技術。


     清朝高熙《茗壺說》云:“邵大亨所長,非一式而雅,善仿古,力追古人,有過之無不及也。


      其掇壺,肩項及腹,骨肉亭勻,雅俗共賞,無饗者之譏,識者謂後來居上焉。


注權胥出自然,若生成者,截長注尤古峭。口蓋直而緊,雖傾側無落帽憂。


 口內厚而狹,以防其缺,氣眼外小內錐,如喇叭形,故無窒塞不通之弊。”
  最早擁有此壺的人可追溯到丁松林先生(1905--1949)。


     據其子丁燮清先生(1939年生,世居宜興蜀山)講述,他父親的丈人曾在江陰某當鋪做“朝奉”(即掌櫃),送給其父一把“大亨掇只壺”。


  丁燮清小時候愛用此壺喝茶,但當時並未意識到此壺的珍貴。


    而且直到2003年12月作者訪問丁燮清先生時,他一直以為那把壺是陳壽珍的“掇球壺”。


       因為陳壽珍的“掇球壺”在巴拿馬和國貨物品展覽會曾得優獎,當時很有名。


      後來到了抗戰時期,被丁松林先生之妻潘菊華的娘舅周品珍(中國同盟盟員,抗戰國共合作時期任宜興蜀山鎮鎮長)送給好友潘序倫。
  潘序倫,因兄弟輩中排行第四,故又名秩四。


       宜興丁蜀鎮蜀山人,中國民主同盟盟員,是國內外頗負盛名的會計學家和教育家,被國外會計界譽為中國“會計之父”。


   潘序倫出身書香門第,其曾祖父和伯父都是清代舉人。


   他14歲時,父親去世,得長兄伯彥(古文學家,上海聖約翰大學教授)的教益很多。


       抗戰勝利後,潘序倫於1946年6月至1947年5月,任經濟部常務次長,1947年5月受聘為全國經濟委員會委員。


         其侄潘稚亮,曾應宜興名紳儲南強(曾主持開發善卷洞、張公洞)之邀,在供春壺蓋上口外緣刻隷書銘四十五字:“作壺者供春,誤為瓜者黃麟,五百年後黃虹賓識為癭,英人以二萬金易之而未能。重為制蓋者石民(即制壺名家裴石民),題記者稚君。”
  直到八十年代初,宜興蜀山一潘姓人家(即潘氏第三代子孫)出現了這一珍品。


        潘家晚輩為了鑒別真偽,特請當時宜興紫砂二廠工藝美術大師徐漢棠來家鑒定。


      並在確係邵大亨真品時提出願以一壺換取徐的上品兩壺(當時壺價並不太昂貴)。


       後來徐漢棠又將此事告訴師傅顧景舟。顧大師一見此壺,真是愛不釋手,稱讚乃是一件稀世珍品。之後,此事被潘家晚輩知曉,推故此壺不予調換,並立即取回收藏。
  1987年潘家晚輩要興建住宅,經濟拮据,不得已出讓祖傳的“大亨掇只壺”。


         許四海當時不失時機地以3萬元的高價買了回來,幾乎用去家裡積蓄的全部。


          有人欲出7萬美元收購,破了半個世紀前英國皇家博物館以2萬美元收購宜興名紳儲南強收藏的一把缺蓋明代供春壺之記錄,但被許氏以“珍品到了收藏家手中,其價格就轉換為一種文化價值,出一百萬美元也不賣”謝絶。
  邵大亨
  《宜興縣誌》中記載的這把千金之壺是一件被稱為“掇只”的紫砂壺,“掇只”是紫砂壺造型中特有的一種壺型,造型像是把許多球狀和半球狀堆積到一起,由於掇在漢語裡有連綴堆疊的意思,因此,這種造型的壺被稱為掇只壺。


      《宜興縣誌》中記載的掇只壺之所以價值連城,一個重要原因是它出自宜興制壺大師邵大亨之手。
  


      邵大亨,清道光至咸豐年間江蘇宜興蜀山上袁人,年少成名。


     約生於乾隆晚期,歿於道光末年。邵性格孤傲,清介正直,非到其睏乏時,雖一壺千金亦不可得。


         清朝光緒《宜興荊溪縣新志》:“有邑令欲得之(大亨壺),購選泥色招入署,啖以重利,留之經旬,大亨故作劣者以應,令怒而杖之,亦不吽暴也。”表現了大亨堅貞不屈的可貴性格。
  邵大亨是清朝中期的制壺名家,經他之手做出的紫砂壺以樸素和有風骨見長,南京博物院收藏有邵大亨的“一捆竹壺”,“魚化龍壺”,“風捲葵壺”等幾件作品,無不精美絶倫,氣度不凡。


        著名紫砂巨匠顧景舟曾    評價邵大亨:大亨以後百五十餘年中,無有超越他之上者。


       可見邵大亨的制壺工藝早已得到後世的推崇。


       遺憾的是邵大亨壯年辭世,留存後世的作品寥寥無幾,《宜興縣誌》裡提到的掇只壺,雖說是“一壺千金”,可多年來深藏民間,幾乎很少有人親眼見過。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顧景舟在《宜興紫砂壺藝概要》中云:“經我數十年的揣摹,覺得他(邵大亨)的各式傳器,堪稱集砂藝大成,刷一代纖巧糜繁之風。從他選泥的精練,造型上審美之奧邃,創作形式上的完美,技藝的高超,博得一時傳頌,盛譽之高,大有‘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之慨。”
  許四海
  許四海與大亨掇只壺的緣分源於對紫砂壺藝術的痴迷,對紫砂壺的痴迷源於對喝茶的愛好。許四海字紫雲,1946年省,鹽城人,壺具收藏家、紫砂陶藝家。


         從60年代末參軍,在廣空當文化教導員時候受當時潮汕茶文化影響開始喝茶,喜歡收藏茶壺,七十年代末期,許四海從廣州空軍轉業回上海,在上海公用事業學校先後任總務科,膳食科,學生科科長。


        八十年代初開始自學紫砂陶藝,有幸得到滬上著名畫家唐雲先生的指教與激勵此後又拜在唐雲門下,成了老畫家的關門弟子,也是他唯一一個陶藝方面的學生。許四海在唐雲的指點下,觸類旁通,視野大開,在從藝道路上達到了一個嶄新的高度,唐雲這樣對許四海說上海不缺科長缺的是藝術家。


        1984年他為了自己的一直痴迷的紫砂事業辭去公職扔掉了鐵飯碗,開始了在宜興做茶壺的艱苦歲月,因為他知道,要成為一個出色的紫砂壺藝人,必須沉浸到這片由紫砂堆積起來的土地上,從此宜興紫砂二廠多了個不尋常的上海人。


        功夫不負苦心人。許四海手制的紫砂滴水“夏意”在1985年輕工部首屆全國陶瓷作品評比中獲得了最高分並獲得金獎,後來這件作品被美國亞洲美術博物館收藏。自此他的每一件作品,都成為海內外紫砂壺具收藏家爭購的對象。
  許四海小時候隨母逃荒到上海,10歲開始撿煤渣養家。


         他拉過板車,當過電車售票員,還幹過木匠,當過偵查班班長,參加過抗美援越。


           他的人生經歷可謂豐富,但在他看來,自己最出彩的事情莫過於建立去昂國第一傢俬立博物館——四海壺具博物館,這是上海文物管理委員會於1992年發文特批的中國第一傢俬立博物館,要比後來號稱新中國第一傢俬立博物館的官復博物館要整整早了四年。
  四海壺具博物館凝聚了許四海必勝的心血,館藏文物從史前文化到現代大師作品千餘件,其中包括東晉青釉雙雞首壺、宋白釉瓜輪壺、大吉壺等古代陶瓷,及明代惠孟臣、蔣伯荂、清代華鳳翔、許晉侯、王南林、楊彭年、邵大亨、申錫、黃玉麟、民國陳光明、俞國良、馮桂林、現代的裴石民、王寅春、朱可心、顧景舟、徐漢棠、汪寅仙等歷代宜興紫砂名壺精品,琳瑯滿目。


      這幾年四海壺具博物館接待了中外觀眾無數,好評如潮。


        2011年5月22日,四海壺具博物館老館重新開放,館內所陳列的300余件從仰韶文化彩陶壺到春秋戰國、漢唐、宋元、明清歷代的陶瓷壺具,構成了一部脈絡清晰又蔚為壯觀的中國壺具史,為中國文化發展史提供了極有說服力的實證。
  許四海小時候生活坎坷,參軍是他人生一轉折點,幾年的軍旅生涯,他接觸了大量美術書籍,被中國古老的傳統藝術深深的吸引住了。他開始逛地攤,將興趣集中在紫砂壺上。
  許四海曾任職上海公用事業學校,他把全部業餘時間都放在蒐集紫砂藝術品和紫砂壺的製作上,期間結識了著名的畫家和紫砂收藏家唐雲先生。


          在唐雲的鼓勵下,1984年許四海辭去公職,到宜興紫砂二廠工作。許氏以“門外漢”為印製作的紫砂壺受到海外收藏家的青睞,素有“江南壺怪”之稱。


           1985年在上海和當時紫砂二廠廠長史俊棠倡導成立紫砂協會、舉辦宜興紫砂民間收藏展覽,1987年9月25日建立中國首家自籌民辦的茶具陳列館—“四海壺具館”。
  現在“大亨掇只壺”珍藏於上海市郊嘉定經濟開發區的“四海壺具博物館”,她的離奇經歷終於告一段落。


摘錄自:2011年11月15日 18:07 新浪

Si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羊肉性味甘熱,具有益氣補虛、溫中暖下的作用,被視為“補陽”的佳品。但中醫認為,吃羊肉時,有以下幾種禁忌:忌與醋同食:酸味的醋具有收斂作用,不利於體內陽氣的生發,與羊肉同吃會讓它的溫補作用大打折扣。


       忌與西瓜同食:中醫認為,吃羊肉後進食西瓜容易“傷元氣”。


  這是因為羊肉性味甘熱,而西瓜性寒,屬生冷之品,進食後不僅大大降低了羊肉的溫補作用,且有礙脾胃。


 對於患有陽虛或脾虛的患者,極易引起脾胃功能失調。


因此,吃完羊肉後不宜大量進食西瓜、黃瓜等寒性食物。
      忌與茶同食:茶水是羊肉的“剋星”。這是因為羊肉中蛋白質含量豐富,而茶葉中含有較多的鞣酸,吃羊肉時喝茶,會產生鞣酸蛋白質,使腸的蠕動減弱,大便水分減少,進而誘發便秘。


    此外,中醫古籍中還有羊肉不宜與南瓜同食的記載。


    這主要是因為羊肉與南瓜都是溫熱食物,如果放在一起食用,極易“上火”。


同樣的道理,在烹調羊肉時也應少放點辣椒、胡椒、生薑、丁香、茴香等辛溫燥熱的調味品,特別是陰虛火旺的人更應格外注意。


  為了防止“上火”,不妨適當放點涼性的食物,如涮羊肉時可放點豆腐。   


  來源: 美食導報

Si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摘自網路文章~


  


     中醫認為,酒味辛,入肺,肺主皮毛,與大腸相表裡,飲酒使陽氣上升,肺氣更強,促進氣血流通。


茶味苦,屬陰,主降,酒後飲茶會將酒性驅於腎。腎主水,水生濕,濕被燥,於是形成寒滯。


寒滯則導致小便頻濁、陽痿、睪丸墜痛、大便燥結等症。


  現代醫學也證實了這一點。


飲酒後,酒中乙醇通過胃腸道進入血液,在肝臟中轉化為乙醛,乙醛再轉化為乙酸,乙酸再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


酒後飲茶,茶中的茶鹼可迅速對腎起利尿作用,從而促進尚未分解的乙醛過早地進入腎臟。


乙醛對腎有較大刺激作用,所以會影響腎功能,經常酒後喝濃茶的人易發生腎病。


不僅如此,酒中的乙醇對心血管的刺激性很大,而茶同樣具有興奮心臟的作用,兩者合而為一,更增強了對心臟的刺激,所以心臟病患者酒後喝茶危害更大。

Si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抗餿防腐透而不漏 宜興紫砂壺一壺千金的秘密
,當代著名紫砂壺大師顧景舟製作的一把紫砂壺,已經拍到了300多萬元。


     而且,當地政府頒佈的《紫砂保護條例》,更是被人視作紫砂壺行情將迎來新一輪大漲的信號。
  紫砂泥真的如坊間傳聞即將絶跡嗎?一把全手工的紫砂壺,在大師手裡究竟是怎樣被製作出來的?


  四方壺在開水冷水中重現真身


  上世紀80年代末的一天,一個神秘的陌生人來到山西襄汾一個農戶家中,詢問是否有舊茶壺,屋裡的主人顯然沒有料到來人竟會對舊茶壺感興趣。


        “舊茶壺,家裡倒是有一把,方不方圓不圓的,不知道用了多少年,壺上的泥和茶垢結了厚厚的一層。


    ”農家人暗想,本來放在家裡就嫌礙眼,所以就隨手把它送給了對方。


   來人接過茶壺,只是粗粗地看了一下壺身,便把壺翻了過來。


     當他看到壺底刻有“鄭荊玉製”四個字時,拿壺的手不由得顫抖了起來,眼裡也閃現出興奮的光芒。


   但他表面上卻不露聲色,把壺揣進了懷裡,道了聲謝,便匆匆離去。


  這位神秘人其實是宜興丁蜀鎮的一名收壺人。


     他揣着這把四方壺,興沖沖地回到了旅館。一進門,他就把壺放進水盆裡,接着就用開水猛澆,澆完後,又馬上把滾燙的壺直接放入盛滿了冷水的水盆裡。


    令人驚奇的是,反覆幾次後,壺不但沒有因為忽冷忽熱而爆裂,原先覆蓋在壺身上的深色茶垢反而逐漸脫落,露出了它的本色。


    收壺人看著經“洗浴”而煥然一新的壺,喜不自禁地立即聯繫在宜興的朋友李明,請他幫助介紹買家。


  流落農家的這把壺身價和黃金等重


  李明也是一位收壺人,認識許多從香港和台灣到宜興收購紫砂茶壺的商人。


     那位收壺人回宜興後經李明介紹,找到了當時在宜興收購紫砂壺的一位台灣商人。


  台灣商人看了對方帶來的這把壺,發現這把四方壺是清代名匠鄭荊玉的作品,屬非常難得的紫砂壺精品,便問對方開價多少錢。


     在當時,宜興紫砂壺最高的價格在千元上下,究竟要價多少合適,李明他們心裡也沒底,就問對方肯出多少錢。


  台灣商人見對方不肯現報價,想了想,輕輕地報出個價格:“18000元。


       ”“18000元?”一開始,李明和收壺人還以為自己是聽錯了,這把四方壺重不過四兩,按當時黃金的比價,簡直是比黃金還貴。


        而台灣商人也解釋說,之所以給出18000元的價格,是因為壺嘴處有些磕碰,否則壺價理應得再高點。


  近些年來,隨着祖國大陸經濟的迅速發展和收藏熱的形成,紫砂壺從台灣迴流祖國大陸成了趨勢。


        而一直從事紫砂壺生意的李明,也從一個收壺人變成了愛壺如命的藏家,但是多年前經他手轉賣到台灣的那把四方壺,卻始終是他揮之不去的一個心病。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多方打探,李明終於在台灣找到了經過幾番轉手的那把四方壺,在誠意相求下,最終他以高價買回了那把壺。


  紫砂壺都有哪些神奇的特性?


  在這個跟四方壺有關的傳奇故事中,最精采的部分,就要數那個收壺人採用將紫砂壺交替放入沸水和冷水中的方法,來去除壺身上的陳年茶垢。


        但他也屬於藝高人膽大了,因為普通陶器如果遇上這種急冷急熱的狀況,通常只能爆裂而終,可正是因為紫砂壺胎具雙重氣孔結構,冷熱急變性好,寒天注入沸水,不會脹裂,溫水燉燒、烹蒸也無需擔心開裂。


      一般懂得紫砂壺此等特性的行家,就會利用這種特性來清洗紫砂壺。


  抗餿防腐,是紫砂壺的第二個特性。因為紫砂有一個特點,叫透而不漏。紫砂具有很好的透氣性,但又不漏水,這就好比正宗的衝鋒衣,能擋雨卻又能透氣。


     用透而不漏的紫砂做壺,就具有抗餿防腐的效果了,在夏天尤其突出。


  據說這種功能,最早是由一個老木匠無意中發現的。


       在很久以前,有個老木匠承建了一座廟宇的藏經樓,他在幹活時,把隨身帶的一把紫砂壺忘在藏經樓的大樑上。


      工程結束以後,腳手架全拆了,老木匠突然想起來,他的那把壺還留在大樑上。


    老木匠想了許多辦法,幾天以後才爬上大梁,把壺取下。


    令人驚奇的是,正值盛夏,可壺裡的茶湯居然沒有餿。


     此後,有人特別留意了,發現用紫砂壺泡茶,冬天泡茶茶不涼,夏天泡茶茶不餿。


  紫砂壺還有個特性就是變色韜光。製作紫砂壺的泥料,在燒製的過程中,隨着爐溫的升高會不停地改變顏色。


       而紫砂壺在使用過程中,還會變光變色。正是因為紫砂壺具有這些神奇的特性,所以它才能從茶具中脫穎而出。


       漁在《雜說》一文中,就評說紫砂壺為:“壺之精者,莫過於陽羡,是人皆知矣。”


  陽羡是宜興古稱,而宜興丁蜀鎮就是紫砂壺的原產地。


       製作紫砂壺的原料,雖然被稱作是紫砂泥,但實際上卻不是泥土,它究竟是種什麼東西呢?


  全手工紫砂技藝的種種奧秘


  製作紫砂壺的原料其實是當地礦山中產的一種礦石。


       最早,在當地礦山中開採出來的大部分都是甲泥,甲泥是比較粗的一種紫砂原材料,一般都是用來做大水缸等均陶產品的。


       後來,陶工們發現在甲泥中有些礦石特別細膩、乾淨,就把這些礦石挑選出來,這就是後來成為制壺原料的紫砂泥。紫砂泥分為三種,紫泥、綠泥和紅泥。


  1968年出生於徐門紫砂世家的徐立,其父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徐秀棠,徐立1993年隨父親涉足紫砂,1999年師從中國陶瓷大師周桂珍,如今他是“紫砂傳統全手工成型技藝”的堅定追隨者。


        顧名思義,這種技藝就是從選砂、和泥到制壺,講究的都是親力親為,純手工製作。


         1996年,徐秀棠帶著兒子、媳婦和眾徒弟建成占地30畝的長樂弘陶莊,在這個作坊裡,從原材料到制壺,遵循的都是“紫砂傳統全手工成型技藝”。


  “那地上鋪着的,就是正在風化的紫砂礦。”在陶莊的一側,徐立手指着一片紫色、綠色相雜的礦砂告訴記者,按照傳統的工藝,開採出來的紫砂礦最好是在自然狀態下經過下雨吸水、太陽暴曬,反覆多次,大約經過一年左右,就可以進行碾磨了。


       而經過石磨碾磨後,紫砂泥要在水中浸泡半年左右,讓紫砂顆粒繼續吸水,之後晾乾,再通過細篩篩選,選取最適合制壺的泥粉。


  紫砂泥和水後,用木槌反覆捶打成扁平狀,厚度在3釐米左右,打平後就把紫砂泥餅對摺後再次捶打,就像打年糕一樣。


          一氣呵成地捶打了50多次後,紫砂泥層與層之間的空氣被全部擠乾淨,透出微微的白色,並且發亮,紫砂泥就捶打完成了。


          成型後的紫砂泥就可以用來做紫砂壺了,一般在夏季3個月、冬季5個月以內,這些紫砂泥要被用掉。


        因為時間一長,深藏在紫砂泥裡的石墨分子會隨着水分的揮發而跑到紫砂泥的表面上,形成一點點的黑點,這樣會對紫砂製品的表面產生影響。


  而在紫砂泥浸泡、和水捶打中涉及的水,都是“無根水”。


          所謂“無根水”就是雨水,因為如果用自來水來和泥的話,在燒製過程中,自來水中的淨化劑成分容易隨着水分的揮發而在泥料的表面形成一層鹽析,使得成品色澤變雜。


       為此,徐立還專門在院子裡支起一大塊塑料袋,每逢下雨天,就用來積攢雨水。


  按照這樣的傳統方法,從紫砂礦到成品紫砂泥,費時良久,而如果選用碾磨機等現代化設備,製作過程僅需幾天。


         而之所以捨棄現代化的機械設備,在徐立看來,除了是保留傳統技法以外,更主要的是,通過傳統工藝製作出來的紫砂泥顆粒是呈不規則幾何形的,這種不規則幾何形的小顆粒結合在一起,紫砂壺透氣不漏水的特性就顯露無遺;而如果用現代化設備來碾磨、烘烤紫砂泥,則製作出來的顆粒最後會接近圓形,而這樣的顆粒組合起來,防水性固然強,但透氣性卻會差很多。


  一度失傳的龍窯重新開窯


  在紫砂壺的燒製方面,對溫度也很講究。傳統的燒製是在紫砂陶坯完全乾燥後,需用匣砵裝套入窯燒煉。窯爐在古代均為龍窯,形狀像古人所說的龍,用磚砌成山坡斜直焰式筒行的穹狀隧道。以茅草為燃料時,一般生產週期為4天左右。


         一窯火燃燒時,隨着溫度的升高,陶坯的顏色也不斷變化,溫度400℃時暗紅色,600℃時鮮紅色,800℃時桃紅色,1000℃時櫻桃紅色,1200℃是淺黃色。


  徐立介紹說,對紫泥來說,1150℃-1180℃是最適合的溫度,而綠泥和紅泥的適合溫度會略有差別。


         紫砂礦屬粉砂質沉積岩,以矽、鋁、鐵為主,尤其在紫泥中以石英、高嶺土、赤鐵礦和雲母為主,如果燒製溫度太高,燒出來的壺表面會有結晶和氣泡,他們稱之為“燒老了”,這樣就大大降低了紫砂透氣的特性;如果溫度低了,就成了瓦器,牢固度、美觀度也達不到。


  到了上世紀50年代,由於受產量需求的因素影響,龍窯陸續退出歷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先後以煤、油為燃料的方窯、隧道窯,直至現在的液化氣窯及電爐。


       如今,也只有長樂弘陶莊又復造了一座紫砂龍窯,而追求傳統的徐門紫砂作者的作品,正在力爭恢復用傳統的龍窯燒製。


  大師做一把壺為何往往要數年時間


  懂行的人都知道,紫砂壺全手工是最佳的,現在所常見的一整套工藝相傳是由金沙寺僧始創、供春發展、時大彬完善的,傳承至今。


        現在,宜興很多店家都打出了“全手工壺”的牌子,其實除了灌漿成型的壺,紫砂壺可以說都是手工製作的,但這個概念和“全手工壺”完全不是一回事。


  “全手工壺”的真正內涵必須是用“傳統全手工成型技法”,即沿用明代傳承下來的木轉盤拍打、鑲接成型技法,製作過程中使用傳統的竹木質、牛角、銅、鐵等工具。


        敲打泥片、泥條的搭子最好用黃檀木和棗木質地,木轉盤一般是櫸木和黃檀好。做壺需用“矩車”劃圓形泥片,“像車”劃直泥條,這兩樣工具的形制從明代沿襲至今。


  “傳統全手工成型技法”還有一大特點,就是可以細琢,不必急於一次完成。


           用來存放泥坯的粗釉套缸是重要工具之一,缸底存水,中間用挖有注水孔的泥層隔斷,泥坯成品和半成品放在泥層上面,再用木蓋封閉,可以隨時通過調整水面高度來控制泥坯濕度,不必擔心走形或損壞。


      而有的大師一件作品需要“細細琢磨”幾年才能完成,藝術價值高,價格自然不菲。


  一位業內人士透露,一般明清時代的紫砂壺價格都在數萬元,清代名家作品價格在10萬元~15萬元,明代名家作品價格在20萬元~30萬元。


  紫砂泥即將枯竭的傳聞純屬炒作


    隨着紫砂茶壺行情的一路飆升,近幾年紫砂泥也“洛陽紙貴”起來,而當地政府也在2007年頒佈了《無錫市宜興紫砂保護條例》,對一些紫砂礦實行停采保護,比如黃龍山紫砂泥礦脈。


        有些商人就瞅準了這裡面的商機,囤積紫砂泥在手中,趁機抬高紫砂泥的售價。目前市場上紫砂泥的大致價格為:普通紫泥2000元/噸左右,底槽清20000元/噸左右,還有些精品紫砂泥不是以噸計,而是以斤零售。


        這個價格比2005年初的時候翻了近10倍,也“催富”了一大批紫砂泥“藏家”。


  而在中國陶瓷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宜興陶瓷行業協會會長史俊棠看來,現在紫砂泥價格的飛漲,更多的是人為惡炒,只要理性分析一下就知道,紫砂壺最大的價值體現是在於製作者的風格和理念,相對於一些名家的紫砂壺,紫砂泥的成本微乎其微。


  而在一些制壺名家看來,紫砂泥即將絶跡的傳聞純粹是炒作,其實只要是和黃龍山紫砂泥礦脈一脈相承的紫砂泥礦,物質元素含量基本差不多,從這點上看,除了黃龍山,南山、甚至浙江的一些山脈裡面也存在類似的紫砂泥,只要仔細篩選一下,都可以用來做紫砂壺。


  對於堅守“傳統全手工成型技法”的徐立而言,他早就有了儲備紫砂泥礦石的習慣。因此在政府頒佈《條例》之前,他已經有了約300噸的“存糧”。


  怎樣辨別一把好壺


  如今市場上有很多假冒偽劣的紫砂壺,有些商家也會在不夠好的紫砂泥中添加化工原料來改變顏色,這是否會導致人們對紫砂壺產生信任危機?而且,用這種添加了化工原料的壺泡茶喝,會不會對身體健康產生危害?


  對此,史俊棠認為需要一分為二地看待,“如果說單從茶壺或者是紫砂茶壺來講,那麼只要是紫砂這種原材料製成的壺,叫紫砂壺是沒錯的,作為工業用品來說,並不影響泡茶的功能。而且如果按照標準的工藝燒製,經過1000多℃的烈焰燒製,用來承載100℃的沸水泡茶,應該不會有什麼有害物質析出。”


  那麼,我們該如何辨別一把好壺呢?


  挑選紫砂壺時,第一是看顏色,不宜過於鮮艷;第二是看壺的吸水性,用開水澆灌,吸水快則證明紫砂壺的泥料比較好,因為紫砂泥最重要的一個特點就是透氣性;最後一個則看壺的造型,造型完整,把玩性比較好,也可以判斷一把壺的好壞。相反如果壺身泛出不自然的亮光,摸上去特別光滑細膩。壺體顏色濃重偏紅,特別鮮亮。壺身與壺蓋敲擊時聲音特別清脆響亮。則可判斷此壺是把劣壺.


本文來源:宜興紫砂陶網

Si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收藏作為一個不断發展的收藏門類,很多紫砂壺的收藏價值都經歷了一個逐漸被人們認知的過程,很多工藝師的作品過去只賣三五百,如今則賣到了幾十萬,因此‘撿漏’完全是有可能的。


   三年前,我在宜興淘到幾十隻‘廠貨’,現在價格都翻了倍。


        所謂廠貨,就是指那些原料和工藝都很質樸的老紫砂壺,當時很多人都沒意識到這批壺的升值空間,閒置在工廠裡沒人要,我就撿了下漏,現在很多人特地去找,但是幾乎找不到了。”苗潤盛說。
 
  三年前,苗潤盛在江蘇的一個小鎮上看到一個民國名家紫砂壺,但是那個紫砂壺的壺紐子掉了,很多藏家都很計較那點殘缺不願出手,而苗潤盛卻看到了這把壺的精湛工藝和流暢線條,立馬出手花2000元買下,而現在這把壺的價格翻了四倍。


  “紫砂壺收藏崇尚名家名作,但是也有很多民間高手的作品價值尚未被充分認知,因此只要功底深厚,撿漏還是有可能的,如一名為小隱的民間工藝師,圈子裡的人都知道,但是網上卻查不到任何信息,起初他的作品只賣兩三百元,現在賣到了兩三萬。”苗潤盛說。


  學工藝美術出身的苗潤盛從20多歲時開始收藏紫砂壺,而這一收藏就是十幾年。


  “二十多歲那會,是把紫砂壺當做一個業餘愛好,那時剛工作,物質條件很有限,經常為一個百兒八十的紫砂壺與店主討價還價。”苗潤盛回憶說。


  而如今,苗潤盛已收藏紫砂壺十幾年,對紫砂壺的認識和熱愛也不斷加深。


       紫砂壺的產地宜興苗潤盛有空就會去,而北京上海等地也留下了苗潤盛的足跡。


       “平均每個月都會出去一次,用我們的話說叫‘交行’,很多好壺都是從外地淘來的。”苗潤盛說。


本文出處:長江日報
 
發表時間:   2009-9-3

Si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